时间: 2025-04-28 08: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3:07
最无端此生何世,茫茫尘海如寄。
话头提出新公案,参透也嫌多事。
拈敕记。漫却似风轮随分逢场戏。
不由窃喜,尚检点三生,未沦阿鼻,好与作归计。
诸天里。化涅曾无二致。前修遮莫疑忌。
濠梁未必鱼非乐,清吏早明兹理。
今老矣。算省识玉几金剑难昌济。
豪情似水。且待我他年,安排松竹,信步返初地。
这一生究竟是什么世,茫茫尘世如同寄居。
谈到这个新问题,参透后又觉得多此一举。
提及佛教的教义,随意如同风轮随意转动一样。
我不禁感到欣喜,仔细思考三生的缘分,未曾堕入阿鼻地狱,倒是可以有所安排。
在诸天之上,化身与涅槃其实没有本质差别,前世的修行更不应有疑虑。
濠梁之上,鱼未必就不快乐,清明的官吏早已看透这个道理。
如今我老了,算是明白了,宝剑难以救助世人。
豪情如水,等到来年,我将安排松竹,随意地返回最初的天地。
《摸鱼儿》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赵尊岳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与对生命的领悟。诗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根本问题:“此生何世”,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诗人将尘世比作“茫茫尘海”,暗示人生的纷扰和无常。诗中提到的新公案,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关注,以及对人生问题的反思。
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伤或迷茫中,而是选择了“拈敕记”,表明他对于佛教教义的接受与理解。诗中“尚检点三生,未沦阿鼻”,显示了他对前世今生的思考,表示在修行中仍有希望可言。
“濠梁未必鱼非乐”,通过对简单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生活的哲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可以找到乐趣和快乐。而最后一句“且待我他年,安排松竹”,则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信心,表达了他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后,依然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公案”是什么?
“茫茫尘海如寄”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人希望在未来安排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