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55
深斝垂灯,似前度选梦江南时节。
蝉鬓低颤湘花,秋衫唾凉雪。
谁耐听鹍弦醉里,更搀上暗风呜咽。
楚客萍飘,吴娘絮泊,幽怨都揭。
且拚此帘幕深沉,倚憨碧娇红写春悦。
门外一川山影,弄疏云淡月。
三两树凄乌断柳,拂画船几缕烟结。
早又人醉香残,晓鸡催别。
灯光低垂,映照着如梦江南的时节。
蝉鸣轻颤着湘花,秋天的衣衫透着凉意如雪。
谁能忍耐在这醉意中听那鹍弦的曲调,更添上那暗风的呜咽?
楚地的旅人如浮萍漂泊,吴地的女子如飞絮停驻,幽怨的情感尽在其中。
不妨在这深沉的帘幕下,依偎着那碧绿娇艳的春花尽情欢悦。
门外一片山影,淡淡的云和月交融。
三两棵凄凉的乌柳,轻拂着画船,几缕烟雾缠绕。
人已醉去,香气逐渐消散,鸡鸣催促着离别。
作者介绍:姚燮(约1640年—约1710年),字惟实,号景山,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其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用优美的意象传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南方文化繁荣的时期,作者在聚会中听琵琶而生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琵琶仙》通过描绘一幅江南夜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音律和人情的深刻感受。开篇即以“深斝垂灯”引入情境,灯光疏淡,酒杯深沉,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蝉鬓低颤湘花”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营造了一种秋日的静谧感。
“鹍弦醉里”的表达,寄托了对美妙音乐的向往与醉意,暗示在这醉人的旋律中,伴随着隐隐的哀愁与无奈。接下来的“楚客萍飘,吴娘絮泊”,则以浮萍与飞絮象征漂泊的生活,体现出人们在生活中的无奈与离愁。
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的“晓鸡催别”更是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令整首诗在温柔中透出一丝淡淡的伤感,使读者感受到那种人间冷暖与情感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美景及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份孤独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深斝垂灯”意指什么?
A. 热闹的宴会
B. 安静的环境
C. 漂泊的生活
D. 远离的乡愁
“楚客萍飘,吴娘絮泊”中的“萍”和“絮”分别象征什么?
A. 漂泊和离愁
B. 幸福和快乐
C. 自由和安逸
D. 悲伤和孤独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