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43:56
原文展示:
贵公子行 秦韬玉 〔唐代〕
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白话文翻译:
台阶前的莎草绿油油的不卷曲,银龟形状的香炉喷出香气绵绵不绝。 繁花似锦,柳枝如线,装点着池塘和亭台,宛如画屏一般展开。 主人的功业从国家初创时期就开始传扬,六亲通过朝车往来联络。 斗鸡走狗是家族的传统娱乐,所抱来的孩子都佩戴着黄金鱼饰。 却嘲笑那些儒生执着于书卷,学得像颜回那样忍受饥饿的面容。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描绘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此诗描绘了贵族公子的生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贵族的奢华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秦韬玉观察到贵族公子的生活后,有感而发,通过对比贵族的奢华和儒生的贫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和对儒生坚持学问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贵族公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贵族的奢华和享乐。诗中“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描绘了贵族府邸的精致和香气四溢,而“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则进一步以绚丽的自然景色比喻贵族生活的丰富多彩。后两句“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直接点出了贵族的传统娱乐和奢华装饰,与最后两句“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贵族的无知和儒生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情感复杂,既有对贵族生活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贵族生活的描绘和对儒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和对儒生坚持学问的赞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银龟喷香挽不断”中的“银龟”指的是什么? A. 银制的龟形饰品 B. 银制的龟形香炉 C. 银制的龟形器皿 D. 银制的龟形玩具
诗中“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表达了什么? A. 对儒生的同情 B. 对儒生的讽刺 C. 对儒生的赞赏 D. 对儒生的忽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