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33
高阳台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
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
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
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
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
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
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长生的追求。诗人心灵聪慧,身体却如鹤般瘦弱,鬓发如青烟般弥漫。长生的秘诀并非炼丹,而是由上天所赐。远方的海东,传说中的长生药,常令我忧愁流泪。那些追求长生的书籍,最终也都被我抛弃。生平对调和婴儿的音律不曾理解,纵使自己如鱼般煮食,依然在华年中驻足。秋月春风,伴我在闲适的醉眠中。秦皇汉武等人都无法超脱,唯独鸳鸯不羡慕神仙。可惜花前却少了根杨枝来调和香气。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背景中充满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这首《高阳台》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开篇以“心比犀灵,身同鹤瘦”引出,展现了诗人一方面心思敏捷,另一方面身体虚弱的矛盾状态。接着,诗人反思了追求长生的方式,认为长生的秘诀并非炼丹,而是上天的安排,这样的观点显得更为洒脱。诗中提到的“海东漫致长生药”,不仅是对长生之药的幻想,更是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全诗在描绘秋月春风的悠闲时刻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长生的淡然。最后提到的“鸳鸯不羡神仙”,则是对世俗与理想的反思,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长生的辩证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长生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真爱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心比犀灵”是为了强调什么?
A. 身体健康
B. 心灵聪慧
C. 长生不老
诗中提到的“海东漫致长生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长生的渴望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