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33
思归二首
(戴复古)
吟诗不换校书郎,但欲封侯管醉乡。
疏懒无成嵇叔夜,清狂似达贺知章。
安贫不怕黄金尽,既老从教白发长。
百计不如归去好,子孙相对说农桑。
我吟诵诗歌却不愿意做校书郎,只想在醉乡中封侯。
我像嵇叔夜那样懒散无为,却又像贺知章那样清狂洒脱。
我安于贫穷,不怕黄金耗尽,既然年纪大了,自然让白发渐长。
再多的计策也不如回家好,和子孙一起谈论农田和桑树。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宗道,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戴复古的诗作多反映对仕途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思归二首》便表达了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
《思归二首》展现了戴复古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诗中开篇即表达诗人与校书郎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对比,校书郎是仕途的象征,而“醉乡”则代表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诗人以“疏懒无成”自嘲,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同时,借助嵇叔夜与贺知章的对比,反映出他既有对诗歌的追求,又表现出对清狂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在安于贫穷与接受自然老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他的生活哲学在于不畏黄金的尽失,更加珍视与家人共同享受的农耕生活。最后一句“百计不如归去好”直白地表明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亲情和农桑生活的真实与简单。这种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繁华世界的逃避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比如将“疏懒”与“清狂”相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亲情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的“校书郎”指的是:
A. 诗人
B. 校对书籍的官员
C. 富豪
诗中提到的“安贫”意指:
A. 追求财富
B. 安于贫穷
C. 逃避责任
诗人认为回归家庭生活的好处是:
A. 有名利
B. 享受宁静与亲情
C. 追求功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他的笔触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戴复古则在《思归二首》中以更加豪放的语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