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瑞鹤仙·炉烟销篆碧》

时间: 2025-07-27 21:38:07

诗句

炉烟销篆碧。

对院落秋千,昼永人寂。

浓春透花骨。

正长红小白,晕香涂色。

铜驼巷陌。

想游丝、飞絮无力。

念绣窗、深锁红鸾,虚度禁烟寒食。

空忆。

象床沉水,凤枕屏山,殢欢尤惜。

粉香狼藉。

海棠下、东风急。

自秦台箫咽,汉皋珮冷,断雨零云难觅。

但杏梁、双燕归来,似曾旧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8:07

瑞鹤仙·炉烟销篆碧

原文展示:

炉烟销篆碧。对院落秋千,昼永人寂。
浓春透花骨。正长红小白,晕香涂色。
铜驼巷陌。想游丝飞絮无力。
念绣窗深锁红鸾,虚度禁烟寒食。
空忆。象床沉水,凤枕屏山,殢欢尤惜。
粉香狼藉。海棠下东风急。
自秦台箫咽,汉皋珮冷,断雨零云难觅。
但杏梁双燕归来,似曾旧识。

白话文翻译:

炉火的烟雾消散在碧空之中。秋千在院落中摇曳,白昼漫长而人寂寞。
浓厚的春色透过花瓣,正好映衬着红色的小花与白色的花,香气缭绕,色彩斑斓。
在铜驼巷的街道上,想起那些无力飞舞的游丝和飞絮。
回忆那绣窗深锁的红鸾,虚度了这个禁烟的寒食节。
空想着,象床沉入水中,凤形的枕头在屏风山上,欢愉却更加珍惜。
粉香满地,海棠树下东风急促。
自秦台的笛声低吟,汉皋的佩饰冰冷,断续的雨与零散的云难以寻觅。
然而,杏树上的双燕归来,似曾相识。

注释:

  • 炉烟销篆碧:炉火的烟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
  • 院落秋千:指的是院子里的秋千,象征宁静与闲适。
  • 浓春透花骨:春天的气息透过花瓣,表现春天的生机。
  • 绣窗深锁红鸾:描绘一种锁闭的状态,可能是封闭的情感或思念。
  • 禁烟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禁火,以示哀悼。
  • 杏梁双燕归来:杏树上的燕子回归,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旧时光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邍,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浓厚的怀旧情绪。

诗歌鉴赏:

《瑞鹤仙·炉烟销篆碧》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怀旧与孤寂感。开头的“炉烟销篆碧”不仅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接着,诗人通过“对院落秋千,昼永人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独自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然而这种悠闲却又伴随着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浓春透花骨”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而紧接着的“正长红小白,晕香涂色”则通过色彩与香气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随后的“铜驼巷陌”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思绪,游丝与飞絮的无力感象征着对过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

整首词最后通过“杏梁双燕归来,似曾旧识”回归到一种怀旧的情感,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重现,也暗示着旧时光的回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词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炉烟销篆碧:描绘炉火的烟雾消散,形成清新明朗的天空,象征着宁静。
    • 对院落秋千:院子里的秋千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浓春透花骨:春天的气息渗透在花瓣之间,生机勃勃。
    • 念绣窗深锁红鸾:思念那被锁住的红鸾,暗示情感的封闭。
    • 空忆象床沉水:沉重的思念,如同象床沉入水中,表现出对往昔的无奈和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象床沉水”比喻思念的沉重。
    • 拟人:如“游丝飞絮无力”,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念。

意象分析:

  • 炉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
  • 秋千:代表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或闲适的生活状态。
  • 春花: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双燕:象征着春天的回归与旧时光的重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炉烟销篆碧”中的“销”字意思是?

    • A. 消失
    • B. 燃烧
    • C. 流动
    • D. 变冷
  2. “对院落秋千,昼永人寂”中“人寂”表达了什么?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A. 消失
  2.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细腻的情感,但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
  • 苏轼《水调歌头》:则是更为宏观的思考,涉及的情感层面更加广泛,结合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作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回波乐五首 其二 对饮 回波乐五首 其一 对饮 回波乐 其四 三月中旬京城大雪。 回波乐 其三 三月中旬京城大雪。 回波乐 其二 三月中旬京城大雪。 回波乐 四首 其一 三月中旬京城大雪。 回波乐 自题履错集赠苏无名 阳关曲 题送别图 阳关曲 戊子八月既望感怀 阳关曲(军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名噪一时 建之底的字 泚笔 流结尾的成语 毛森骨立 纤介之疾 自命不凡 凵字底的字 而夫 页字旁的字 三教一体 旋沤 睹物思人 黑字旁的字 成败利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