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0:31
原文展示
玉蹀躞(从军过庐州作)
作者:曹勋 〔宋代〕
红绿烟村惨淡,市井初经虏。舍馆人家,凄凄但尘土。依旧春色撩人,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黯无绪。匹马三游西楚。行路漫怀古。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归处应及荼,与插云鬓,此恨醉时分付。
白话文翻译
红绿相间的村庄显得惨淡,市井刚刚经历了敌人的侵扰。旅馆和人家都充满了凄凉和尘土。尽管春天依旧美丽动人,柳絮飘飞的地方,还能听到几声莺鸟的鸣叫。心情沉重,无精打采。独自骑马三次游历西楚之地。行走在路上,不禁怀念古代。可惜这美好的风月时光,我却在外漂泊。回到家乡时,应该赶上荼蘼花开,将它们插在发间,这份遗憾在醉酒时才能倾诉。
注释
- 红绿烟村惨淡:形容村庄在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 市井初经虏:市井指城市中的街道和居民区,虏指敌军。
- 凄凄但尘土:形容环境凄凉,到处是尘土。
- 柳花飞处:指春天柳树开花,柳絮飘飞的景象。
- 黯无绪:心情沉重,无精打采。
- 匹马三游西楚:独自骑马三次游历西楚之地。
- 行路漫怀古:行走在路上,不禁怀念古代。
- 可惜风月:可惜这美好的风月时光。
- 佳时尚羁旅:美好的时光却在外漂泊。
- 归处应及荼:回到家乡时,应该赶上荼蘼花开。
- 与插云鬓:将荼蘼花插在发间。
- 此恨醉时分付:这份遗憾在醉酒时才能倾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此诗作于他随军过庐州时,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侵,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多次遭受战乱。诗人随军经过庐州,目睹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庐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红绿烟村惨淡”和“市井初经虏”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而“依旧春色撩人”和“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则对比了战乱与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匹马三游西楚”和“行路漫怀古”表达了对古代的怀念,而“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则抒发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绿烟村惨淡:描绘战乱后的村庄景象,红绿相间的色彩显得惨淡,暗示了战乱的破坏。
- 市井初经虏:市井指城市中的街道和居民区,初经虏指刚刚经历了敌人的侵扰。
- 舍馆人家,凄凄但尘土:旅馆和人家都充满了凄凉和尘土,形容环境凄凉。
- 依旧春色撩人:尽管战乱,春天依旧美丽动人,撩人心弦。
- 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柳絮飘飞的地方,还能听到几声莺鸟的鸣叫,对比了战乱与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
- 黯无绪:心情沉重,无精打采。
- 匹马三游西楚:独自骑马三次游历西楚之地,表达了对古代的怀念。
- 行路漫怀古:行走在路上,不禁怀念古代。
- 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可惜这美好的风月时光,我却在外漂泊。
- 归处应及荼,与插云鬓:回到家乡时,应该赶上荼蘼花开,将它们插在发间。
- 此恨醉时分付:这份遗憾在醉酒时才能倾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与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的对比,突出了战乱的破坏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拟人:“春色撩人”将春天拟人化,形容春天美丽动人,撩人心弦。
- 象征:“柳花飞处”象征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荼蘼花”象征家乡的美好时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遗憾。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突出了战乱的破坏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绿烟村:战乱后的村庄景象,红绿相间的色彩显得惨淡。
- 市井:城市中的街道和居民区,初经虏指刚刚经历了敌人的侵扰。
- 柳花飞处:春天柳树开花,柳絮飘飞的景象,象征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
- 莺语:莺鸟的鸣叫,象征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
- 西楚:古代地名,表达了对古代的怀念。
- 荼蘼花:象征家乡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绿烟村惨淡”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战乱后的村庄景象
B. 和平时期的村庄景象
C. 春天的村庄景象
D. 秋天的村庄景象
-
诗中“市井初经虏”中的“虏”指什么?
A. 敌军
B. 友军
C. 商人
D. 官员
-
诗中“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乱的忧虑
B. 对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D. 对家乡的思念
-
诗中“归处应及荼,与插云鬓”中的“荼”指什么?
A. 荼蘼花
B. 菊花
C. 梅花
D. 桃花
答案:
- A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 王昌龄《出塞》: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曹勋《玉蹀躞》:两首诗都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 王昌龄《出塞》与曹勋《玉蹀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但前者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后者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对曹勋的生平和诗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对杜甫的生平和诗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 《王昌龄诗选》:收录了王昌龄的诗作,对王昌龄的生平和诗作进行了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