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20:53
西江月 其三 叠前韵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衫笏贞元朝士,园亭江浙人家。
屏风团扇想清华。白陆飘飘入画。
身与青松共老,人如香茗才佳。
北池风露万荷花。娇女至今能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雅致的生活场景。诗人以“衫笏”来描述朝代的文人,暗示了他们的清白和志向;而“园亭江浙人家”则描绘了江浙地区典雅的人居环境。接着,诗人回忆起与清华的美好时光,仿佛屏风和团扇都在诉说那份清新。最后,诗人表达了与青松同老的志向,以及如香茗般珍贵的品格,最后以“娇女”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和对往昔的怀念。
作者介绍: 樊增祥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南,受当时文化氛围的熏陶,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清新雅致的风格。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古典诗词的鼎盛时期,诗人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西江月》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以“衫笏贞元朝士”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历史场景,通过“江浙人家”的描绘,勾勒出一种优雅、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中使用的“屏风团扇”不仅是物品的描写,更是对文人雅士气质的暗喻,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身与青松共老”的豪情,展现了对理想和友谊的执着追求。而“人如香茗才佳”则将人的品德与茶的芬香相提并论,暗示了人的内涵和价值。最后以“娇女至今能话”作为结尾,带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是清代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友谊深厚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文化气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衫笏贞元朝士”中的“衫笏”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屏风团扇”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最后一句“娇女至今能话”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西江月 其三 叠前韵》的全面解读,涵盖了诗歌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