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12:55
西江月 水仙
作者:徐灿 〔清代〕
素女乍离绮阁,水晶帘动微霜。
幽情未肯便分香。怕见桃花红浪。
粉蕊含嗔抱喜,怕它蝶乱蜂忙。
一枝清瘦玉初妆。不许何郎窥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轻柔的晨霜中刚刚离开华丽的阁楼,水晶帘子轻轻摇动,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夜的梦境。她的幽怨与情感尚未准备好与他人分享,害怕看到桃花盛开,红色的花瓣像浪潮般涌来。粉色的花蕊中藏着一丝愠怒,却又流露着欢喜,担心这些花会招来纷扰的蝴蝶与蜜蜂。最后,她独自一枝清瘦的水仙花,初妆的样子显得娇羞,不允许任何男子来窥探她的美丽。
作者介绍:徐灿,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风格清新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清新风格和细腻情感的时期,表达了对爱情的纯美与内敛,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温婉、含蓄的赞美。
《西江月 水仙》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将一位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素女”“水晶帘”等词汇构建出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华丽的阁楼之中,感受到晨霜的清冷与花香的迷离。诗中的“幽情未肯便分香”一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矛盾——既渴望倾诉又害怕被打扰,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接着,诗人通过“怕见桃花红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爱情的热烈与纷扰,女子却沉浸在自己的幽怨中,不愿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最后一句“一枝清瘦玉初妆”则回归到水仙花本身,象征着纯洁与高雅,也暗示着女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使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比喻,使得诗句流畅且富有韵味。通过对女子内心的细腻描写,诗人成功地展现了爱情的纯真与复杂,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自我保护的矛盾心理,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温婉、含蓄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素女”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白色的裙子
C. 一种花
“幽情未肯便分香”这句中的“幽情”指的是:
A. 幽静的环境
B. 内心深处的情感
C. 花香
诗中表现出女子对桃花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害怕
C. 漠不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