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24
惜红衣 姜
——龚翔麟 〔清代〕
蔗棱分畦,芋区连尾,短苗排翠。
寒食年年,锄翻白沙地。
障风畏日,惯凭仗芦帘遮蔽。
霜醉。秋社登柈,似匀妆红指。
罾头斫鲙,花外持螯,厨娘捣来细。
有时斗茗,蟹眼嫩汤沸。
最是难忘甚处,第一寻山问水。
犯晓烟晨雾,含取最消凉气。
这首诗描绘了农田的景象,蔗和芋作物整齐排列,短短的苗木如翠绿的绸缎。每年的寒食节,农田被翻耕,白色的沙土暴露在阳光下。为了遮挡风和阳光,常常依靠芦苇帘子。秋社时节,登上高台,宛如涂抹了红色指甲油。渔网捕捞,手持蟹钳,厨房里的妇女正在捣制鲜美的食材。有时与朋友斗茶,蟹黄的清汤在锅中沸腾。最难忘的地方,是我最初寻山问水的地方。清晨的烟雾中,带着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龚翔麟(?-约1760年),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惜红衣 姜》创作于清代,正值农业社会,农田生活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诗中通过描写田园风光,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生活的深切感受。
《惜红衣 姜》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景象与朴实的农家生活。诗人在细腻的细节中,描绘了农田的生机与活力,甘蔗和芋头的种植形成了鲜明的图景。在反复的“寒食年年”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怀念,还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随着季节的变换,诗中描述了秋社的景象,化妆的红指与蟹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最后,诗人回忆起寻山问水的经历,清晨的烟雾带来一丝凉意,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心灵的宁静。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田生活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清代农村的美好生活。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传统节日
B. 农田生活
C. 对自然的热爱
D. 以上都是
“似匀妆红指”中的“红指”比喻什么?
A. 红色的蔗
B. 节日的喜庆
C. 美食
D. 自然景观
“寒食年年”的“寒食”是指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惜红衣 姜》的艺术魅力与深刻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