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20:06
咏雁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
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
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全诗翻译:
早晚离开沙漠,南飞的雁群随处可见。
关山之上多有雨雪,风水的侵蚀使得羽衣受损。
碧海之上魂魄似乎要断裂,红楼之中信使已然稀少。
不知在矰缴之外,能留下几行归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远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多涉及游历和思乡之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咏雁》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之时,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然而,诗人可能因游历而产生对故乡的思念,借雁群的迁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咏雁》通过描绘大雁南飞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无常。诗中的大雁象征着迁徙与归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开头两句“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描绘了大雁在严酷环境中勇敢飞翔的情景,展现了生命的韧性。接下来的“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则通过描写恶劣的天气,传达了生命在旅途中的艰辛。
诗中的“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碧海象征着思念的无边,而红楼则暗示着人世间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则用矰缴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归来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隐含着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以大雁为线索,贯穿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旅途的感悟,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大雁的迁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旅途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沙漠”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自然景观
B. 艰苦的生活环境
C. 归属感
诗中提到的“矰缴”是一种什么工具?
A. 捕鸟的工具
B. 渔网
C. 刀具
诗人通过大雁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咏雁》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环境与生命旅途的思考,而李白则侧重于历史的回忆与个人的抒情。两首诗都在不同层面上传达了诗人对归属与思乡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