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32:02
华胥引 沈沛洲属题美人蹴鞠图
花容月样,惯得人怜,不教著地。
罽锦平铺。无声宛转纱障里。
消受一簇香鬟,镇浅勾斜睨。
犹记旁看,昼长闲遣春事。
遮住双鸳,最难禁茜罗裙子。
凭时偏露,随伊纤红自起。
今日客斋重见,是玉鸦叉底。
对此魂销,沈郎腰可知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容貌如花似月,令人怜爱,仿佛轻盈得不沾泥土。她的身旁,绸缎铺展,似乎无声地在纱帐里轻轻转动。她的香鬟似乎在一缕春风中轻轻摇曳,目光斜斜地勾引着旁人。记得那时我在旁观看,白昼漫长,春日显得悠闲。她的裙子如茜罗般色彩鲜艳,遮掩了双鸳,令人难以抵挡。时光流逝,她那纤细的红衣自然而起。今天再次在客厅见到她,仿佛是玉鸦在飞舞。望着她,心中难以自已,沈郎的腰姿也似乎变得惹人怜惜。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以词风细腻著称,擅长描绘女性美和情感细腻的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了题写沈沛洲所画的美人蹴鞠图而作,诗中通过画面描绘,展现了美人的优雅与春日的气息。
这首诗以“花容月样”开篇,直接引入了美人的形象,赋予她一种如花似月的美感,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人所处环境的华丽与宁静。罽锦的铺展、无声的纱障,都渲染出一种隐秘而优雅的气氛。
在诗的中段,诗人记忆中那悠闲的春日,仿佛时间在此停滞,春事悄然流转。美人如茜罗裙般的装扮,既展现了她的美丽,也象征着青春的无拘无束。这里的意象丰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暗含了春天的生机。
最后,诗人以“今日客斋重见”为结尾,仿佛在强调重逢的喜悦与对美人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通过对美人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美人形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青春和爱情的眷恋,传达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哪一词语形容女子的美貌?
诗人提到的“今日客斋重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如“常记溪亭日暮”,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情感,但李良年的作品更专注于瞬间的美丽与青春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