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月下独酌·其三》

时间: 2025-05-11 15:03:51

诗句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5:03:51

原文展示:

月下独酌·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的咸阳城,繁花似锦,白昼如同绣品。谁能在春天独自愁苦?对此情此景,我只好痛痛快快地喝酒。人生的穷通、长短,都是命运早已注定。一杯酒能够让生死齐平,世间万事实在难以分辨。醉后失去天地的感觉,独自躺在孤枕上,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种乐趣实在是最为极致。

注释:

  • 咸阳城:古代秦国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 千花昼如锦:形容春天的花朵繁盛,景色如绣品般美丽。
  • 春独愁:春天却独自愁苦,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 穷通与修短:穷与通、长与短,指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 造化夙所禀:造化(自然)早已给予的命运。
  • 一樽齐死生:一杯酒能够让生与死、快乐与悲伤平等看待。
  • 醉后失天地:喝醉后,感觉失去了天地的界限。
  • 兀然就孤枕:独自躺在枕边,感到孤独。

典故解析:

李白的诗作常常涉及道教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放纵自我,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通过饮酒寻求解脱的态度,体现了“饮酒作乐”的道家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飘逸的个性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而闻名,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系列诗作是李白在月下独自饮酒时的心情写照,反映了他对孤独、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这首诗是在春天的背景下,李白通过饮酒来抒发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取了五言绝句的结构,四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运用了“千花昼如锦”的比喻,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繁华。接着,李白通过“谁能春独愁”的反问,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的时节,独自愁苦是多么不合时宜。他选择饮酒来排解心中的孤独与忧愁,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洒脱态度。

在诗的中间部分,李白提到“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这表明他对命运的认知与接受,强调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体现了一种超脱的哲学思考。而“一樽齐死生”则是李白的洒脱与豪迈,表现出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态度,酒成为了连接他与宇宙的桥梁。

最后两句“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描绘了醉酒后的状态,李白在沉醉中忘却了自我,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种乐趣乃是他追求的精神境地。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展示了李白独特的个人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描绘春天的咸阳城,花繁似锦,展现美丽的自然景象。

  •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在如此美好的春天,谁能独自愁苦?只有饮酒才能解忧。

  •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人生的起伏与长短都是命运早已注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控。

  •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一杯酒能让生死平等看待,世间事物本就难以分辨。

  •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醉酒后,似乎失去了天地的界限,独自躺在枕边,感到孤独。

  •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存在,这种快乐最为极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朵比作锦,表现出春天的美丽。
  • 排比:如“穷通与修短”,强调人生的多样性。
  • 反问:通过“谁能春独愁”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李白对命运的淡然与洒脱,通过饮酒寻求心灵的解脱,强调在美丽的自然面前,忧愁显得无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繁盛。
  • :象征放纵与解脱的工具。
  • 孤枕:暗示孤独与自省的状态。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花昼如锦”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春天的景色
    B. 夜晚的宁静
    C. 人生的无常
    D. 酒的美味

  2. 诗中李白认为“穷通与修短”是由什么决定的?
    A. 个人努力
    B. 造化
    C. 社会环境
    D. 朋友关系

  3. “醉后失天地”表达了怎样的状态?
    A. 高兴
    B. 忧伤
    C. 醉酒后的迷失
    D. 清醒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月夜忆舍弟》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白居易的饮酒诗对比。李白的诗偏向于洒脱与豪放,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人情的温暖。两者在饮酒的态度上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人日 题小室二首 即事二首 重次臞轩韵二首 跋青阳尉古赋 杂咏一百首·广成子 潮惠道中 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完镜 摇笔即来 立朝夕 魂耗魄丧 大肆挥霍 量力度德 烈寒 竹字头的字 缇紫 乚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愚夫俗子 包含唱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防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致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