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夏忆木兰旧游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5:02:35

诗句

还望梅峰半,茅斋起寂寥。

径通岩顶石,楼瞰海门潮。

蝉嘒风中竹,蜗行雨后蕉。

澄心点《周易》,滴露在林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2:35

原文展示:

还望梅峰半,茅斋起寂寥。
径通岩顶石,楼瞰海门潮。
蝉嘒风中竹,蜗行雨后蕉。
澄心点周易,滴露在林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诗人远望梅峰,只见半山的景色,茅草屋内显得格外清寂。小路通向岩石的顶端,从楼上俯瞰海门的潮水。蝉鸣在风中的竹林间回荡,蜗牛在雨后缓慢地爬行在蕉叶上。诗人心境平静,沉浸在周易的思考中,耳边传来林中椒树上的露水滴落声。

注释:

  • 梅峰:指梅花生长的山峰,象征清幽和自然的美。
  • 茅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居所,代表诗人的隐居生活。
  • 岩顶石:指山顶的岩石,象征高远、险峻。
  • 海门潮:指海潮,表现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蝉嘒:蝉鸣声,表现夏日的生机。
  • 蜗行:蜗牛的缓慢行走,象征宁静和悠然自得。
  • 点周易:指研究《周易》,表现诗人的哲思。
  • 滴露:露水滴落的声音,象征自然的细腻与静谧。

典故解析:

《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诗中提到的“点周易”暗示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也在哲学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尧英,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兼具哲理性。生活在清代的林尧英,受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精神的影响,常以自然为题材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夏,诗人可能是在回忆与友人在梅峰一带游玩的情景,反映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初夏忆木兰旧游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宁静。诗中开篇“还望梅峰半”,以“望”字引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感。接着,诗人描述了“茅斋起寂寥”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安静的生活状态。随着“径通岩顶石”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高远、开阔的空间。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蝉嘒风中竹”和“蜗行雨后蕉”,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生命力。同时,诗中提到的“滴露在林椒”则暗示着细腻的观察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表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还望梅峰半:抒发了对梅峰的眷恋与向往,梅峰半隐于云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2. 茅斋起寂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寂,茅草房屋的简陋与清静,表现出一种远离世俗的心境。
  3. 径通岩顶石:诗人踏上小径,向高处攀登,象征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
  4. 楼瞰海门潮:从楼上俯瞰海潮,表现出自然的壮美与变幻。
  5. 蝉嘒风中竹:夏日的蝉鸣与风中的竹子,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6. 蜗行雨后蕉:蜗牛在雨后缓慢行走,象征着宁静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7. 澄心点周易:通过思考《周易》,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8. 滴露在林椒:自然中的细微声响,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诗人的心境与生活态度。
  • 对仗:如“蜗行雨后蕉”,展现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 意象:运用蝉、蜗牛等意象,传达出时光流逝与自然和谐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哲学思考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峰:象征高洁与清雅,反映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2. 茅斋:象征简朴与隐逸,体现作者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
  3. :代表夏天的生机,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
  4. 蜗牛:象征悠然自得,强调生活的从容。
  5. 周易:代表智慧与哲理,反映作者的内在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峰”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自然的美
    • C. 高洁与理想
  2. “蜗行雨后蕉”中的蜗牛象征什么?

    • A. 悠然自得
    • B. 迅速
    • C. 生机
  3. 诗中提到的“滴露在林椒”表现出什么?

    • A. 自然的细腻
    • B. 繁华的市井
    •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

  1. C. 高洁与理想
  2. A. 悠然自得
  3. A. 自然的细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林尧英的《初夏忆木兰旧游 其一》更侧重于夏日的生机与隐逸的安宁,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秋天的凄凉与思索。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但在时间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林尧英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周易》原文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 初至颍州西湖 依韵和圣俞见寄 送刘虚白二首 送王尚◇三原尉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南乡子 洞天春 再至西都 三日赴宴口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苹的词语有哪些 浚缮 茹泣吞悲 性骚扰 牛王 走之旁的字 烦心倦目 背本趋末 韋字旁的字 鼓唇摇舌 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焚灼 龠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恭逢其盛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