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12:24
高阳台 代杨若衡寄外
别已销魂词还寄,怨东风待拂鸾笺。
枝上啼莺,惊人好梦初圆。
王孙不恨归期误,恨天涯芳草年年。
更何堪明月楼头,万里胡天。
飞鸿休管关山远,写相思二字,已到唫边。
翠妒红颦,故园芳讯依然。
知君冰雪周旋惯,恁归鞭不在春先。
早安排指点银妆,重整金钿。
别离后已是销魂,诗词还寄托于此,怨恨东风迟迟未送来情信。
枝头啼鸣的黄莺,惊醒了我刚刚圆满的美梦。
王孙并不怨恨归期的误差,恨的是天涯芳草年年复年。
更何况在明月照耀的楼头,遥望万里胡天。
飞鸿不必在意那遥远的关山,只要写下“相思”二字,已到唫边。
绿意嫉妒红色的愁眉,故乡的消息依旧如昔。
知道你如冰雪般的周旋自如,怎能让归鞭不在春天之前。
早已安排好指点银妆,再重整金钿。
作者介绍:胡汉民(1879-1936),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革命家,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参与了辛亥革命。其诗歌风格多样,既有传统古典的韵味,也有现代的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胡汉民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这首《高阳台》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以“别已销魂”开篇,强烈的情感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用“枝上啼莺”,生动描绘了春景与内心的冲突,啼莺惊醒了梦,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失落。
“王孙不恨归期误,恨天涯芳草年年”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隐喻着对友人重逢的期待与对相思的痛苦。诗中“飞鸿休管关山远”,则展现了一种对距离的淡然与坚韧,尽管相隔万里,思念依旧如影随形。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构建出一种既有个人情感又有普遍共鸣的氛围,体现了传统诗词典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离别、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描写,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青春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阳台》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胡汉民
c) 杜甫
答案:b
“飞鸿休管关山远”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距离的无奈
b) 对友情的冷漠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鸾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写信的纸
c) 一种花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