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9:55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後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麽生。
几滴细雨飘洒在傍晚的清新中,二更时分的倾盆大雨一直下到天明。雷声驱散了云气,像在旋转的磨盘上转动,雨水洒遍了山村,却也涌入了城市。席子上顿时没有了秋后的暑气,屋檐最喜欢那梦中传来的雨声。尚书幸好有为霖的手,偏偏在江东洒下了丰沛的雨水,滋润了万物。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呈现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是在中元节前夕,诗人渴望雨水滋润大地,以应对干旱的情况。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求和对丰年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景图,展现了雨水对自然和人间的滋润。开头的“数点飘萧”,使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细雨的温柔,而后“二更倾泻到天明”则突然转向强烈的雨势,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雨水从细腻到狂暴的变化。诗人通过“雷驱云气如旋磨”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雷声的震撼与气候的变幻,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动的形象。
接下来的“雨遍山村却入城”,则展现了雨水的普遍性,象征着自然的恩泽不仅滋润乡村,也惠及城市,体现了城乡的联系。最后两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传达出雨水带来的清凉和舒适,尤其是“梦中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温馨的氛围,给予人们希望和安慰。
整首诗情景交融,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待,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整首诗围绕雨水展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反映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渴望。诗中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二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雷驱云气如旋磨”中的“旋磨”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