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08:29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作者:卢纶
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
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
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
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
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
花林逢废井,战地识荒园。
怅别临晴野,悲春上古原。
鸟归山外树,人过水边村。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谁堪将落羽,回首仰飞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落第后归山下旧居时的孤独与忧愁。作者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有时他试图占卜未来,却发现无事可做。寄居在邻里之间,希望能成家立业,拥有子孙后代。经过风尘的洗礼,诗人感受到自己衰微的身份,甚至感到无缘登上君王的门庭。醉酒之中,感慨万千,而在愁苦之中又想要强作欢颜。诗人在废弃的花林中发现荒井,在战场上识得荒园。面对晴朗的野外,心中对朋友的离别感到怅惘,对春天的到来又感到伤感。鸟儿归向山外的树木,而人们则路过水边的村庄。潘岳年老,嵇康厌倦了喧嚣。谁又能像那落羽一般,回首仰望高飞的鸟儿呢?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字子方,号泰和,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人情世态,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卢纶落第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落寞的感受。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忧虑,同时又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经历落第后的孤独与忧愁。开头两句“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便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感到生活的孤寂和心中沉重的忧愁。接下来的“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则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亲友的愧疚。
诗中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也增添了情感的厚度,通过“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的生活细节,体现出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不禁感叹“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即使经历了风尘的洗礼,依然感到自己毫无出路。
而后面的醉酒与愁苦交织的情感则让整首诗更具层次感,“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让人在悲伤中感受到一丝微弱的希望。结尾部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诗人潘岳是哪个时代的?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诗人对邻里的寄食生活有什么感慨?
A. 感到幸福
B. 感到无奈
C. 感到骄傲
“怅别临晴野”中“怅别”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