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0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08:10
春晓
作者: 毛滂 〔宋代〕
炉香烬冷夹衣寒,
雨过园林翠作团。
剩得风法何处著,
红蔷薇搭小栏干。
春天的清晨,炉火已熄,香气散去,身上却感到寒意;
雨后园林中,绿意盎然,仿佛一团团翠绿的植物;
只剩下这微风,不知该去何处停留;
红色的蔷薇花搭在小栏杆上,显得格外娇艳。
诗中并没有显著的典故,但整体呈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气息,通过对比寒冷与温暖,展现了春天的到来。
毛滂(约1090-后期),字子美,号梦得,宋代诗人,仕宦生涯较为坎坷,作品多以咏怀、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尤其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象。
《春晓》创作于春季,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寒冷过去的感慨。
《春晓》一诗,尽管字句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诗的开头“炉香烬冷夹衣寒”就以直接的描写引入,炉香的消散与寒意的存在,描绘出春天早晨的清冷氛围。这一开头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也唤起了读者对温暖的渴望。
接下来的“雨过园林翠作团”,则是对春天生机的展现。经过细雨的滋润,园林中一片生机勃勃,翠绿的植物如同团团聚集,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翠”不仅是颜色的描绘,更是春天生命力的象征。
而“剩得风法何处著”则引发思考,春风轻拂,似乎在询问自己的归处,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闲适。最后一句“红蔷薇搭小栏干”则是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描绘,红蔷薇的娇艳和小栏杆的搭配,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画面,使得整首诗在清冷与温暖之间形成对比,突显春天的魅力。
综上,毛滂在《春晓》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清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诗中隐含着对寒冷与温暖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炉香”主要象征什么?
A. 烟雾
B. 温暖
C. 寒冷
D. 食物
“雨过园林翠作团”中“翠”指的是什么?
A. 蓝色
B. 绿色
C. 黄色
D. 红色
诗中的“风法”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喜悦
C. 伤感
D. 兴奋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这与毛滂的《春晓》形成鲜明对比。毛滂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之美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