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0:09
远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
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
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
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
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
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
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
我思永叔滁阳时,大夸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
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
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
殿後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络无益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09
远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
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
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
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
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
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
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
我思永叔滁阳时,大夸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
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
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
殿後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络无益。
远州的太守,像蓬山的客人,
来到卢家寻找那块怪石。
卢家的物品如今已空,
唯有那块石头难以移动,留存旧迹。
埋没的部分尚存三四分,
雨淋日晒如同皴裂的皮肤。
太守怜悯地呼唤健儿,
让他们拿着锄头争先恐后地来挖掘。
健儿们挖土并不因石坚,
渐渐剜沙见到石块缝隙。
越挖越深人们忘了劳累,
更索更深知道还有几尺。
瘦削的山峰露出嵩华的骨骼,
虚空的洞口凿破蛟螭的额头。
千只手拉着绳子推车四轮,
击鼓助力归向东面的陌路。
东陌的东头湖水边,
黄泥洗净何其苍碧。
故宅愈发冷清,东湖喧闹,
贵贱竞相观赏毫无隔阂。
太守自怜坚直的心,
喜少怨多屡遭贬谪。
南至苍梧与桂林,
名山遍访无尽的偏僻。
所宜厌倦不入眼,
在此歌吟尤为珍惜。
我思念永叔在滁阳时,
大夸古翠菱溪的收获。
作诗远寄予苏轼,
高唱相随无节拍。
如今知道贤人趣向相同,
玩赏好物寄情于无俗之格。
建康的官员胡公疏,
一见诧君如李白。
雄才落笔如泻天河,
缀韵孤清仍显危窄。
入探虎穴谁敢为难,
辞采通达造化方能敌。
殿后我虽胆力强,
独自驱马疲惫无益。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为特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梅尧臣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齐名,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担任地方官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思考。他通过描写卢家怪石的挖掘,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人类劳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尧臣的《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中通过对卢家怪石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诗的开头,太守来到卢家寻找怪石,反映了人对自然奇观的探索精神。随着诗的推进,太守与健儿们的劳动场景逐渐展开,生动地描绘了挖掘怪石的过程。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探索,更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溯,象征着对古文化的保留和珍视。
诗中充满了对劳动的赞美,健儿们的辛勤付出,最终揭示了石头的奇特之处,使得人们渐渐忘却了疲惫。这种对劳动的肯定与珍视,体现了梅尧臣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自省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与李白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才华的敬仰与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修养与独到的观察视角。
整首诗以卢家怪石为线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劳动的赞美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中“太守”是指什么角色?
诗中描绘的“怪石”象征着?
诗人在诗中对“健儿”的描绘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