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7:49
玉楼春 西庄即事
作者: 戴延介 〔清代〕
镜奁晃碧山眉皱。清簟疏帘消永昼。
一声柔橹曲栏斜,黄蔑舫摇秋梦瘦。
红鸥白鹭烟波友。供客山僧储越酒。
月明载得丽人来,醉看玉河槎犯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宁静景象。镜子般的湖面映出青山的皱眉,清凉的席子和稀疏的帘子让人感到白昼的漫长与消逝。一声柔和的橹声从斜斜的栏杆传来,黄叶的小船在水面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秋天梦境的消瘦。红鸥和白鹭在烟波中飞舞,成为我在此地的朋友。山中僧人为客人准备了越酒。月光明亮,伴随着美丽的女子来到,醉眼朦胧中,我看着玉河上的小船与星斗交相辉映。
作者介绍
戴延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西庄,诗人借助秋日的景色,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惬意,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
《玉楼春 西庄即事》是一首描绘秋日宁静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开篇以“镜奁晃碧山眉皱”引入,描绘了湖面如镜,青山倒映的宁静之美,随之而来的“清簟疏帘消永昼”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接下来的“柔橹曲栏斜”生动地描绘了小船摇曳的情景,使读者感受到了微风轻拂水面的温柔。
诗中的“红鸥白鹭烟波友”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这些飞鸟成为诗人心灵的伙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最后的部分,通过“月明载得丽人来”,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醉意,诗的结尾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达到了一种诗意的高潮。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比如“红鸥白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镜奁”与“碧山”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景色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蔑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船
C. 一种花
D. 一种酒
填空题:诗中“镜奁晃碧山眉皱”描绘的是_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越酒”是指越南的酒。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戴延介的《玉楼春 西庄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注重哲理的思考,而戴延介则更强调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情感的寄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