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7: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11:30
玉楼春 拟花间词
作者: 严既澄 〔清代〕
薰炉向晚灰余烬。
鸾镜依徊千万恨。
心如冬日别逾温,
泪似秋霖霏不尽。
今宵有梦须难稳。
不耐愁眠禁闷损。
一冬长自盼春来,
只恐人殊花有信。
傍晚的香炉中,灰烬依旧未灭。
镜子前我徘徊,心中积聚着无尽的怨恨。
我的心如同冬日一般,温暖已逝,
泪水如同秋雨,绵绵不断。
今夜的梦境又将难以安稳。
愁苦的夜晚让我难以入眠,
漫漫冬季我只盼望春天的到来,
但唯恐到时人已不同,花却仍旧如故。
本诗无明显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人事变化的担忧。
作者介绍
严既澄,清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情感经历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玉楼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忧伤和对春天的期盼。开篇的“薰炉向晚灰余烬”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紧接着,诗人以“鸾镜依徊千万恨”的意象,表达对往事的无尽追忆与思念。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这里将心情与自然相结合,冬日的寒冷与秋雨的绵绵不绝,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痛楚和失落。接下来的句子“今宵有梦须难稳”,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焦虑,梦境中的不安反映了现实中的苦闷与折磨。最后,“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将诗意推向高潮,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事变迁的惶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核心。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真挚,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渴望春天的到来,同时对未来的无奈与担忧。
诗词测试
“薰炉向晚灰余烬”中的“薰炉”指的是什么?
诗中“心如冬日别逾温”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人事变化的担忧体现在哪一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词人的情感表达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