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1:36
春尽蘅皋路。鸣鴂还催谁去。
风卷晴丝,依依凤台鸳浦。情几许。
林表山眉蹙幕。帘底歌唇衔雨。
会心语。只有陈王赋。波静游龙欲驻。
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
悄回伫。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
春天已经结束,蘅皋的路上,黄莺在催促着谁离去。
微风吹动晴朗的丝线,依依不舍地飘荡在凤台与鸳浦之间,情感又有多少呢?
林间的山影如眉头紧蹙,帘下的歌声似是衔着细雨。
我们心有灵犀,只有那《陈王赋》中的意境。波平如镜,游龙似乎要停驻。
千里轻帆,难以追逐那戏水的尘步。
悄然回首,斜阳映照着烟柳,想起了前日骢马的来处。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离愁别绪,展现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惆怅。
《下水船•和东山》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末尾,以“春尽”开篇,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诗中通过黄莺的鸣叫,传达了一种催促和离别的情感。风卷晴丝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柔和,同时也隐含了对即将逝去的时光的留恋。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中不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诗人通过“林表山眉蹙幕”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山如眉头紧蹙,仿佛在为人生的无常而叹息。帘底的歌声与细雨相映成趣,构建了一幅惆怅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心情。
《陈王赋》作为诗中重要的典故,表明了诗人与古人心灵的共鸣,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最后的“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则以一种无奈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追忆与渴望,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无可挽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鸣鴂”指的是哪种鸟?
诗歌开头提到的“春尽”意味着什么?
“千里轻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