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2:29
十拍子 西京送春作
作者: 沈尹默 〔清代〕
叵耐东风作恶,无端吹雨吹晴。
恼乱杨花千百朵,催啭黄鹂三两声。
寻春春已行。等是良辰佳日,
依前水秀山明。短笛谁家歌一曲,
不似当时韵最清。何堪忆洛城。
这东风真是令人无法忍受,无缘无故地吹来吹去,带来阴雨和晴天。
惹得那成千上百的杨花纷飞,催促着几声黄鹂的啼鸣。
寻觅春天,春天却已离去。尽管今天是个良辰美景,
依然是水秀山明的风光。可是那短笛的歌声,
却不如当时的韵律清晰。怎能不让我怀念洛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尹默,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沈尹默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反映了春天的无常与人的情感纠葛,体现了社会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风的恶作剧和春天的流逝,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叵耐东风作恶”揭示了春天的多变与气候的无常,诗人用“吹雨吹晴”形象地展示了东风的任性,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恼乱杨花千百朵”与“催啭黄鹂三两声”,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寻春春已行”,表达了对春天的追寻但最终只能感叹春已离去的无奈。尽管“良辰佳日”依旧,水光山色令人陶醉,但短笛的歌声却令诗人感到怀念,似乎在对往昔的美好时光感到失落和怀念。最后一句“何堪忆洛城”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无常,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人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叵耐东风作恶”中的“叵耐”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着什么?
“何堪忆洛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