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1:29
雨中花令 夏词
作者: 王观 〔宋代〕
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敧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清澈的泉水声绵延不绝,映衬出潇洒的碧梧和翠竹。
面前是千步的回廊,层层的帘幕,小枕斜倚着寒玉。
试着展开鲛绡,欣赏那幅画卷,看到一片潇湘的翠绿。
等待着玉漏滴落花间,银河似乎垂到地面,月亮映照在栏杆上。
作者介绍:王观,字季友,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王观的词常蕴含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夏季,描绘了夏雨中的清新景象,表现出诗人在闲暇时光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享受。
《雨中花令 夏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雨后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开头的“百尺清泉声陆续”便让人感受到清泉的潺潺流动,形成一种悦耳的乐音。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清新的碧梧和翠竹与泉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
在第二句中,诗人描绘了回廊和帘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闲适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这个清幽的环境中。小枕斜倚寒玉,更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试展鲛绡看画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见一片潇湘凝绿”则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诗人似乎在此刻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最后一句以“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结束,给人一种梦幻而美丽的画面。整个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夏日的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百尺清泉声陆续”描绘的是哪种声音?
“小枕敧寒玉”中的“寒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河”是用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