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0:13
槛外长江浪拍空。萧萧红蓼白苹风。
三秋告稔三农庆,九日追欢九客同。
烟渚北,月岩东。莫嫌光景太匆匆。
登龙戏马英雄事,都在南数一啸中。
长江的波浪拍击着空旷,萧瑟的红蓼在白色的苹风中摇曳。
三秋的丰收让农民欢庆,九月九日的节日使得朋友们欢聚一堂。
北边的烟渚,东边的月岩,别嫌光阴过得太匆忙。
英雄的事迹与豪情,尽在南楼一声啸叫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廷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为抒怀和咏志,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庆贺和与友人共聚的愉悦心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鹧鸪天(九日南楼和范总干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之作,展现了李廷忠的豪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长江的波涛作为背景,给人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既渲染了环境的壮丽,又为后面的情感铺垫了基调。“萧萧红蓼白苹风”则通过描绘水边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景物的层次感,也使得读者在心中产生对自然的共鸣。
接下来的内容则转向人文情怀,提到“三秋告稔三农庆”,突出了丰收的喜悦,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友人在重阳节欢聚的情景,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古人重视节日、重视团聚的传统美德。
最后两句“莫嫌光景太匆匆,登龙戏马英雄事”,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光阴,追求理想与成就。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李廷忠的深厚文学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丰收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长江浪拍空”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寂寞
B. 壮阔
C. 悲伤
诗中提到的“九客”象征什么?
A. 农民
B. 朋友
C. 英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廷忠的《鹧鸪天》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均表现了对重阳节的思考,但李廷忠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热爱,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对兄弟情谊的怀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都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却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