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20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的意思是:他的一生功劳可以划分为三分之一的国家,成就就像八阵图一样辉煌。然而,尽管名声显赫,却如同江水中的石头一样不再转动,心中遗憾的是未能吞并吴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道关怀著称,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八阵图》作于杜甫晚年时,此时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常常感叹历史的变迁及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八阵图》不仅是对诸葛亮历史功绩的赞美,更是杜甫对历史无常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功盖三分国”引入,瞬间设定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背景,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其功绩无疑是卓越的。接着,诗人用“名成八阵图”来描绘诸葛亮的智慧与才能,八阵图的形象不仅仅是军事阵法的代名词,更承载了对亘古智慧的向往。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历史遗憾的感叹,“江流石不转”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法逆转的历史,表达诗人对过往的无奈与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最后一句“遗恨失吞吴”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出诗人对统一大业未能完成的痛苦心情。这种从历史人物的成就推及到个人情感的转变,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邃与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以及对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展现了杜甫对时代的感慨与无奈,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八阵图》中的“八阵图”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中的“三分国”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诗中提到的“遗恨失吞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八阵图》这首诗的内涵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