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43:11
野性无羁束,人间毁誉轻。
客言诗惹谤,妻谏酒伤生。
窗纳邻峰碧,瓢分远涧清。
近来尤少睡,打坐到钟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野性和不羁的个性,对世俗的评价并不在乎。朋友的评论可能会引发谤议,而妻子的劝诫则因饮酒而影响了健康。诗人透过窗户看见邻近山峰的青翠,听见远处溪水的清响。最近他尤为失眠,常常打坐直到钟声响起。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元龙,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在政治上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正直而受到重视。刘克庄的诗风豪放,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野性》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此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思考。
《野性》是一首表达个人独立精神与对世俗评价的淡然态度的诗作。诗人以“野性无羁束”开篇,直接表明了自己的个性特质,彰显出一种不羁的精神追求。而接下来的“人间毁誉轻”,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漠然,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在生活中,诗人遭遇了朋友的议论和妻子的劝诫,显示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客言诗惹谤,妻谏酒伤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要面对外界的非议,又要承受家庭的关怀与压力。这种内心的挣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窗纳邻峰碧,瓢分远涧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宁静与平和的心境。诗人通过观察窗外的山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是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归宿感的体现。
最后一句“近来尤少睡,打坐到钟声”则表现了诗人因思绪繁杂而难以入眠的状态,打坐冥想直到钟声响起,既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哲理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世俗评价的漠然态度。诗人在面对外界的纷扰与家庭的关怀时,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人对外界评价的态度是?
A. 非常在乎
B. 无所谓
C. 感到痛苦
D. 渴望赞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窗纳邻峰碧”描绘的是__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人通过打坐来寻求内心的宁静。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