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48
浣溪沙(舣舟洪江步下)
作者: 王以宁 〔宋代〕
起看船头蜀锦张。
沙汀红叶舞斜阳。
杖拿惊起睡鸳鸯。
木落群山雕玉,
霜和冷月浸澄江。
疏篷今夜梦潇湘。
在船头,蜀绣的帆张开,
沙洲上红叶在斜阳下舞动。
我用手杖轻轻一靠,惊醒了沉睡的鸳鸯。
树木落叶覆盖群山,像雕刻的玉石,
霜和冷月的光辉浸润着清澈的江水。
今晚,稀疏的帆篷下,我梦回潇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湘江,出自《楚辞》,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的地方,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理想。
作者介绍: 王以宁,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以清丽婉约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船上,表达了诗人在航行中的自然观察与内心感受,反映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考。
《浣溪沙(舣舟洪江步下)》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情感交融的佳作。诗人以“蜀锦”的帆起笔,展现出静谧的航行生活,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接着“沙汀红叶舞斜阳”,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温暖与宁静,红叶在夕阳下轻舞,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杖拿惊起睡鸳鸯”一句,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在不经意间打破了宁静,似乎也暗示着爱情的惊醒与忧虑。接下来的“木落群山雕玉”,描绘了秋景的苍凉之美,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霜和冷月浸澄江,疏篷今夜梦潇湘”,则是对未来的向往与思考,冷月和霜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清冷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与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思考,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锦”指的是哪种物品?
A. 一种食物
B. 一种丝绸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诗人用手杖惊起了什么动物?
A. 鸳鸯
B. 白鹭
C. 麻雀
D. 画眉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什么?
A. 雄伟的山脉
B. 美好的爱情
C. 清澈的江水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以宁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前者更多表现秋日的宁静与孤独,后者则展现了对过去爱情的追忆,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深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