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六字令 其二 述佛氏三戒》

时间: 2025-04-30 14:43:35

诗句

嗔。

青史烦冤郁不申。

东风恶,恼煞看花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3:35

原文展示:

十六字令 其二 述佛氏三戒 作者:俞樾 〔清代〕

嗔。青史烦冤郁不申。东风恶,恼煞看花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愤怒之情,青史上的冤屈郁结未得伸张。东风恶劣,让赏花的人感到极度烦恼。

注释: 字词注释:

  • 嗔:愤怒。
  • 青史:指历史记载。
  • 烦冤:冤屈。
  • 郁不申:郁结未得伸张。
  • 东风恶:东风恶劣,这里可能比喻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或环境。
  • 恼煞:极度烦恼。

典故解析:

  • 青史烦冤郁不申:可能暗指历史上许多冤屈未得昭雪,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涉及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对当时社会不公和历史冤屈的感慨中创作的,通过“东风恶”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厌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青史烦冤郁不申”一句,作者抒发了对历史上冤屈未得伸张的愤慨,而“东风恶,恼煞看花人”则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不良风气的极度不满。整首诗情感强烈,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嗔:开篇即表达愤怒之情,为全诗定下基调。
  • 青史烦冤郁不申:通过“青史”这一意象,表达了历史上冤屈未得伸张的愤慨。
  • 东风恶:以“东风”比喻不良的社会风气,表达了作者的厌恶。
  • 恼煞看花人:通过“看花人”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不良风气的极度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东风恶”中的“东风”比喻不良的社会风气。
  • 拟人:“恼煞看花人”中的“恼煞”赋予了“看花人”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不公和历史冤屈的愤慨,以及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厌恶。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史:历史的象征,表达了历史的沉重和冤屈。
  • 东风:不良社会风气的比喻,表达了作者的厌恶。
  • 看花人:赏花的人,象征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东风恶”比喻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不良的社会风气 C. 战争 D. 疾病

  2. 诗中的“青史烦冤郁不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中的“看花人”象征什么? A. 赏花的人 B.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C. 对现实的失望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俞樾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但杜甫的诗更多地通过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俞樾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清代诗歌。
  • 《俞樾诗集》:收录了俞樾的诗作,有助于深入研究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二十三 忆桃源 静室偶书 风入松 用王介甫韵 点绛唇 庵居杂咏九首 其五 翛然元规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联句 同石元规讲鹍鹏偶书 七言再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蛙的成语 对症下药 杏园客 吐哺捉发 石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飞字旁的字 朗秀 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吟复吟 包含穷的词语有哪些 卖李钻核 富贵显荣 两般三样 陶神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