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0:52
原文展示:
空为郢中客,不见郢中吟。美人高堂上,自奏山水音。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寂寥谁共赏,江上独伤心。
白话文翻译:
我虽身在郢中,却未曾听到郢中的歌声。美丽的人儿在高堂之上,独自弹奏着山水之音。帝子葬身之地,如今被潇湘的云雾深深遮掩。在这寂寥之中,有谁能与我共赏这景致?我独自一人在江上,心中充满了伤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致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楚地时所作,表达了对楚地文化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祯卿游历楚地时,感受到楚地的文化氛围和自然风光,同时又感到孤独和无人共赏的寂寞,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楚地文化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诗中“空为郢中客,不见郢中吟”表达了诗人虽身在楚地,却未能领略到楚地的文化精髓,感到遗憾。而“美人高堂上,自奏山水音”则通过美人的形象,象征了楚地的高雅文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文化的向往。后两句“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寂寥谁共赏,江上独伤心”则通过帝子的传说和潇湘的云雾,象征了楚地的神秘和深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孤独和无人共赏的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楚地文化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楚地的文化氛围和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人共赏的寂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美人高堂上,自奏山水音”中的“美人”象征了什么? A. 楚地的高雅文化 B. 楚地的自然风光 C. 楚地的神秘和深邃 D. 楚地的文化精髓
诗中“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中的“帝子”指的是谁? A. 舜帝 B. 娥皇和女英 C. 楚地的文化 D. 楚地的自然风光
诗中“寂寥谁共赏,江上独伤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楚地文化的向往 B. 对楚地文化的遗憾 C. 孤独和无人共赏的寂寞 D. 对楚地文化的神秘和深邃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