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酬王梦得西湖上见寄》

时间: 2025-05-10 05:55:42

诗句

一萼香红未破尘,绿波惊眼自摇春。

晴新策蹇湖边去,供作他年画里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5:42

原文展示:

一萼香红未破尘,
绿波惊眼自摇春。
晴新策蹇湖边去,
供作他年画里人。

白话文翻译:

一朵香红的花瓣尚未沾染尘埃,
绿波荡漾,春天的景色令人惊艳。
在晴朗的新日子里,我策马湖边而去,
希望明年可以成为画中的人。

注释:

  • 一萼:一朵花的花瓣。
  • 香红:指花的颜色,香气扑鼻的红色花朵。
  • 未破尘:尚未沾染灰尘,形容花朵的新鲜。
  • 绿波:指湖水的波纹,春水荡漾,绿意盎然。
  • 晴新:指晴朗而新鲜的日子。
  • 策蹇:策马的意思,蹇指马的状态。
  • 画里人:希望成为画中人,寓意美好与向往。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画里人”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常常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西湖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震,号懋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游历和抒怀为主题,擅长描绘山水风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西湖之畔,可能是在与友人游玩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典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首句“一萼香红未破尘”,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盎然;接下来的“绿波惊眼自摇春”,则通过“绿波”与“摇春”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西湖之畔,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后两句将视角转向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向往未来的情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趣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萼香红未破尘:诗人描绘初春花朵的清新状态,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2. 绿波惊眼自摇春:湖水波动反射春天的光辉,令人眼前一亮,传达了春天的活力。
  3. 晴新策蹇湖边去:在晴朗的日子里,骑马出游,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4. 供作他年画里人:愿意成为画中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画里人”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绿波“惊眼”,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红: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绿波: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湖边:代表诗人向往的宁静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红”是指什么?

    • A. 一朵白色的花
    • B. 一朵红色的花
    • C. 一片绿叶
    • D. 一条小溪
  2. 诗中“绿波惊眼”的意思是什么?

    • A. 湖水波动得很大
    • B. 湖水的颜色很深
    • C. 湖水的波光让人惊艳
    • D. 湖水很清澈
  3. 诗人希望明年成为什么?

    • A. 画里的鱼
    • B. 画里的花
    • C. 画里的鸟
    • D. 画里的人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张镃的《次韵酬王梦得西湖上见寄》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张镃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多用豪放的笔调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各有风格,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谒忠孝祠次韵 晚立永兴寺前望西溪人家云山掩映在梅竹中 渔村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面缚舆榇 玄纮 怜香惜玉 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敬终慎始 谒言 老开头的成语 几功 包含陿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素常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告老还家 小信未孚 安心落意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