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5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55:25
笔端有口古睐稀,妙悟奚烦用力追。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
在笔端流出的是古老而稀少的智慧,领悟的妙处又何必费力去追求呢?南方的山川我想题写的诗句几乎遍布,中央的文物我也无遗地描绘。后山的格律并不艰苦,白傅的风流则是开阔而坦荡。我的白发尚未听说能登上翰苑,或许在缓慢的步伐中也会因此写下诗篇。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谦,号诚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古体诗闻名。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生,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此诗作于南海之畔,诗人受大自然的启发,写下对古诗和文物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对自身创作的反思。
张镃的《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是一首饱含感慨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今文化的思考与自我反省。全诗以“笔端有口”开篇,强调了书写表达的重要性,似乎在提醒读者,智慧的传达并非易事。随后提到南方的山川诗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篇创作的追求。
“中朝文物写无遗”,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尊重与珍视,显示出其渊博的学识。后面的“后山格律非穷苦”,则表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自信与从容。白傅风流的提及,既是对古人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上想要追求的境界。
最后两句提到霜鬓与翰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一首关于创作的诗,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渴望。整首诗字句精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对文化与创作的尊重,表达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中“笔端有口”的意思是什么?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诗中的“霜鬓”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