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寒食诗》

时间: 2025-04-29 15:59:51

诗句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9:51

原文展示:

寒食时看郭外春,
野人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
半是去年来哭人。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时,我在城郭之外看见春天的景象,
乡野的人们无处不在,心中充满忧伤。
平原上新增加了许多坟墓,
一半是去年因悲伤而去世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清明节前的一个传统节日,禁火冷食,纪念介之推。
  • 郭外:指城外。
  • 平原累累:形容平原上坟墓多而密集。
  • 新冢:新增加的坟墓。
  • 去年来哭人:指去年去世的人,因亲人去世而哭泣。

典故解析: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介之推,后逐渐演变为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诗中提到的新冢,反映了这一节日的哀伤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云表,五代时期的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以感伤和抒情为主,常关注社会现象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寒食节,诗人以此时节的特殊氛围,表达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寒食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在寒食节的背景下,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的开头“寒食时看郭外春”,将时间与空间结合,春天的生机与寒食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一种矛盾的美感。接着“野人无处不伤神”,用“野人”一词,暗示着生活在乡野的人们,面对生死离别的苦痛,心中充满了忧伤与惆怅。诗的最后两句“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通过对新冢的描绘,强调生者的悲痛与逝者的无奈,令人感受到死亡的沉重与生命的脆弱。这首诗不仅是对寒食节的纪念,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食时看郭外春:在寒食节期间,诗人置身于城郭之外,观察到春天的景象,暗示着自然的复苏。
  2. 野人无处不伤神:乡间的人们在春天的景象中却感到忧伤,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的反差。
  3. 平原累累添新冢:平原上新增加了许多坟墓,显示出生命的消逝。
  4. 半是去年来哭人:这些新冢中的一部分是去年因悲伤而去世的人,表露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平原累累”与“新冢”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新冢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哀伤,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复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对死者的哀悼,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代表着哀悼与追思。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新冢:代表着死亡与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时看郭外春”中的“寒食”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节日
    • B. 纪念逝者的节日
    • C. 吃冷食的节日
    • D. 夏天的节日
  2. 诗中提到的“新冢”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死亡与悲痛
    • C. 春天的到来
    • D. 乡野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在描绘春天的景象,但《寒食诗》更侧重于死亡与哀伤,而《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五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菩萨蛮 题画 菩萨蛮 菩萨蛮 母殁半年后作 菩萨蛮 菩萨蛮 暮春即事 菩萨蛮祝寿 菩萨蛮 闺情,集唐诗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拟古四首次伯孝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耕者有其田 军港 抬脚动手 包含恣的词语有哪些 空阔 包含许的成语 齿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营的词语有哪些 乔木世家 建之底的字 买爵贩官 至字旁的字 带河字的诗句有哪些_关于河字的经典诗句合集 七画繁体字大全_七画繁体字起名常用字推荐 日字开头的诗句大全 | 日字开头的经典诗句精选 头痒搔跟 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升堂有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