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48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去了焉支山,我的妻子和女儿就失去了颜色与容颜;
失去了祁连山,我的牲畜就无法繁衍生息。
这首《匈奴歌》反映了匈奴族在征战中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失去家园的痛苦。焉支山和祁连山象征着匈奴的故土与生活的根基。诗中表达的情感不仅是对土地的眷恋,更是对家族与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属于汉代时期的作品,匈奴是当时强大的游牧民族,与汉朝有过多次冲突与交往。
创作背景:在汉代,匈奴对汉朝的威胁逐渐加大,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辗转,诗作反映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无奈。
《匈奴歌》是一首充满悲愤与哀伤的诗歌,通过对两座山的描绘,表现了匈奴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诗的开头两句以“失我焉支山”与“失我祁连山”作为引子,勾勒出一种失去土地的无奈与绝望。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匈奴人精神的寄托与文化根基的体现。
诗中“令我妇女无颜色”与“使我六畜不蕃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失去家园带来的双重打击:家庭的破裂与生计的困顿。这里的情感是浓烈而深刻的,既有对生命的渴望,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有力,情感真挚,体现了匈奴人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与对战乱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身处异乡、心系故土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无奈,揭示了战争对生活的破坏和对家族的伤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匈奴歌》的作者是?
A. 佚名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两座山分别是?
A. 泰山与华山
B. 焉支山与祁连山
C. 五岳与昆仑山
D. 黄山与庐山
失去家乡后,妇女的状态是?
A. 繁荣
B. 无颜色
C. 美丽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