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53:08
一剪梅·咏柳
作者: 夏完淳 〔明代〕
原文展示: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白话文翻译:
在无尽的伤感夕阳下,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故乡的景象显得凄凉,花瓣的残余仍在风中飘荡。
金色的沟渠与御水从西流向东,去年是陈宫的旧址,今年却是隋宫的遗迹。
往事回忆起来,心中感到空虚,飞舞的柳絮无情地随风而去,依旧笼罩着那缕烟雾。
细长的柳条与短小的叶子在翠绿中摇曳,刚刚经历过西风,又迎来了东风的吹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28-约1685),明末清初的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著称。他的诗词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境遇,风格凝重而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末动荡时期,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深刻的乡愁与历史感。
诗歌鉴赏:
《一剪梅·咏柳》通过柳树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伤感。诗的开头便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夕阳的余晖照耀着一切,却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凄凉。故国的景象在诗人眼中显得暗淡无光,花瓣的残余似乎是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惋惜。
金沟与御水的描写则引入了历史的视角,陈宫与隋宫的对比,体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无常,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身渺小的无奈。往事的回忆如烟花般转瞬即逝,飞絮的无情更是加深了这种感伤。
最后,诗中对柳条与短叶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定,西风与东风的交替则暗示着时间的流动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循环,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复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国的深切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夕照”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飞絮无情”中的“飞絮”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对比“昨岁陈宫,今岁隋宫”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夏完淳的《一剪梅·咏柳》更侧重于故国情怀的抒发,李白则更多地体现个人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情。两者都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表达的情感和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