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34
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古殿门空掩,杨花雪乱飞。
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这座凋零的寺庙依然屹立,行走其间,偶遇身着僧衣的人。古老的殿门紧闭,杨花如雪般飘舞四散。白鹤在松树间搭巢,松影变得稀薄,寺中僧人稀少,磬声也变得寥寥无几。若有青眼相待,或许能留住客人,却又因钟声疏远,催促着夜归的步伐。
刘商,唐代诗人,字子游,号山阴。生于盛唐时期,擅长写诗,尤其以写景抒情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题禅居废寺》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佛教寺庙的衰落。诗人在游历中,看到古寺的凋零和僧侣的稀少,感慨万千。这首诗不仅是对一处废弃寺庙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题禅居废寺》是一首充满孤寂与思考的诗,刘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废弃寺庙的萧条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又令人深思的氛围。诗的开头即以“凋残精舍在”引入,给人一种古老寺庙的苍凉感,接着描绘了寻访僧侣的场景,显示出对宗教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
古殿的门紧闭,象征着寺庙的冷清与无人问津,杨花飞舞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后面的“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更是增添了孤寂的情境,白鹤栖息在稀薄的松影中,隐喻着僧侣的稀少与孤独。最后两句“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则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尽管有友好的目光,但钟声却无情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使得客人不得不离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废寺的描绘,表现了孤独、无常与对宗教信仰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中展现的宁静与凋零,使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诗中“凋残精舍”指的是什么?
“杨花雪乱飞”中的“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眼”是什么意思?
刘商《题禅居废寺》与王维《鹿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