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胡诚甫朝散挽歌辞》

时间: 2025-05-01 18:14:24

诗句

学擅敷门邃,年跻赐几尊。

降崧钟秀气,游岱返英魂。

宰树黄岩拱,房祠赤绂昏。

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24

原文展示:

学擅敷门邃,年跻赐几尊。
降崧钟秀气,游岱返英魂。
宰树黄岩拱,房祠赤绂昏。
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胡诚甫的怀念。诗中提到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年纪轻轻便获得了高位。他的风范如同高耸的山峰,令人敬仰,生前在岱山游历,留下英俊的身影。诗人描绘了他在黄岩的树荫下和祠堂中沉静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同时,诗句也提到他在国家大事上的贡献,展现了他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注释:

  1. 学擅:学识渊博,才能出众。
  2. 敷门邃:指学问广博,门第深厚。
  3. 年跻:年纪轻轻便跻身高位。
  4. 降崧:形容如同高山般的气势。
  5. 钟秀气:钟鸣般的才华。
  6. 游岱:岱山,古代名山,象征游历。
  7. 返英魂:英俊的灵魂,指胡诚甫的风采。
  8. 宰树:宰相般的树木,指他的高贵。
  9. 黄岩拱:黄岩,指地方的秀丽。
  10. 房祠:指对先人的祠堂。
  11. 赤绂昏:赤色绸缎,象征权力与地位。
  12. 密章行:指在国家事务中行使权力。
  13. 胙国: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14. 有子:指胡诚甫有后代,延续他的事业。
  15. 大公门:大公之门,象征德行与名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善于运用典故,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是对胡诚甫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才华横溢、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追思。胡诚甫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诗人通过诗歌缅怀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念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一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与成就。诗人通过对胡诚甫的称颂,展现了他广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字句间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惋惜。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与对仗,使得整首诗歌气韵生动。

首句“学擅敷门邃”直接指出胡诚甫的学识渊博,随后的“年跻赐几尊”则强调了他年少得志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通过“降崧钟秀气”与“游岱返英魂”的描写,诗人将胡诚甫的英俊与风范形象化,仿佛让人看到了他在岱山游历的情景。

后半部分中“宰树黄岩拱”与“房祠赤绂昏”的意象,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诗人仿佛在追思胡诚甫的伟大与荣耀。最后两句“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则是对其功绩的总结,表明他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后代的延续,情感深沉而有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学擅敷门邃:指胡诚甫的学识深入,技艺超群。
  • 年跻赐几尊:年轻时就受到了多次的荣誉与赏赐。
  • 降崧钟秀气:如同高山般的气度,展现出他的才华与气质。
  • 游岱返英魂:在岱山游历,留下了他英俊的身影,表达了对他的怀念。
  • 宰树黄岩拱:生前如同高贵的树木,象征着他的地位。
  • 房祠赤绂昏:在祠堂中,沉静而高贵,象征对先人的敬仰。
  • 密章行胙国:他在国家事务中积极参与,贡献良多。
  • 有子大公门:他在世的成就与道德影响力延续至后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胡诚甫的风采比作高山,展现他非凡的气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降崧钟秀气”与“游岱返英魂”,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层层递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胡诚甫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他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其人格魅力对后人的影响。通过对他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优秀人物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岱山:象征高洁与卓越,代表胡诚甫的风范。
  • 黄岩:代表坚韧与力量,体现其在国家的地位。
  • 赤绂:象征权力与地位,体现出对先贤的尊重。
  • 英魂:代表伟大卓越的人物,表达了对胡诚甫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岱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高洁与卓越
    C. 文化的传承

  2. “学擅敷门邃”中的“擅”是什么意思? A. 擅长
    B. 擅用
    C. 擅自

  3. 胡诚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学识与政治
    B. 诗歌创作
    C. 商业发展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葛胜仲的此首诗更多地侧重于对个人风采的描绘,而王勃的作品则更强调友谊与离别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物的深厚感情,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百家解析》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王棶德修知县成都新居 舟中雨望二首 题韩亭韩木二首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一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闷歌行十二首 紫牡丹二首 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 鴈来红 残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九 续假 川字旁的字 蜂攒蚁聚 采字头的字 不知何许人 真相毕露 不知肉味 邑字旁的字 长戟高门 門字旁的字 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讷老人 通市 麻字旁的字 原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