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5:48
初秋遣兴
王顼龄 〔清代〕
邸舍幽偏亦我庐,
绿葵红蓼足国疏。
门稀宾客新闻少,
性懒衣裳造请疏。
避事莫如千日醉,
破闲但有一床书。
三年羁旅思归切,
尽道山中不易居。
在这幽静的小院子里,我把这里当成我的家,
绿葵和红蓼的花草,虽少却足以让我感到恬淡。
门前稀疏的客人和新鲜事物,也让人感到孤独;
我懒散不愿换衣服,心情也显得有些疏离。
避开世俗烦扰,不如醉得痛快,
闲暇之时只需一床书相伴。
三年的漂泊让我愈发思念家乡,
大家都说山中生活并不容易。
“千日醉”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而“山中不易居”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隐居生活的艰难,进一步加深了对归乡的渴望。
王顼龄,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经历多次政治变动,其诗歌常带有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风格清新脱俗,富有自然情趣。
这首诗创作于初秋,正值诗人心境沉郁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环境的思考与对归乡的思念,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孤独与无奈。
《初秋遣兴》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头两句,诗人以“邸舍幽偏”引入,强调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恬静、隐逸的氛围。接着,诗人描写了门前稀少的客人和新闻,进一步突显出自身的孤独感和对外界的隔绝。
中间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懒散与自由,似乎对世俗事务的漠不关心。这里,“千日醉”的意象尤为生动,代表了诗人希望通过醉酒来逃避烦恼的心态,而“床书”则象征着诗人对知识与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诗人用“羁旅”与“山中不易居”表现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深沉而又感伤。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体的心灵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具有深远的情感和思想价值。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归乡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人提到的自然景物中,哪种植物不在其中?
A) 绿葵
B) 红蓼
C) 桃花
D) 菊花
诗中提到的“千日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追求名利
B) 希望逃避烦恼
C) 渴望旅行
D) 喜欢社交
诗人对归乡的感情是:
A) 期待
B) 无所谓
C) 思念
D) 厌倦
答案:1.C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