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虫豸诗八首 其八 蛙》

时间: 2025-05-02 02:32:55

诗句

占遍官私地,闻声足自尊。

有人来语海,井底笑公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2:55

原文展示:

虫豸诗八首 其八 蛙 占遍官私地,闻声足自尊。有人来语海,井底笑公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蛙占据了公共和私人所有的土地,只要听到它们的声音就足以自傲。有人谈论大海,而蛙却在井底嘲笑那些公孙们。

注释: 字词注释:

  • 占遍:占据遍及。
  • 官私地:公共和私人的土地。
  • 闻声:听到声音。
  • 足:足以。
  • 自尊:自傲,自大。
  • 语海:谈论大海,比喻谈论宏大的事物。
  • 井底:井的底部,比喻狭小的视野或局限的环境。
  • 笑:嘲笑。
  • 公孙:古代贵族的称呼,这里泛指有地位的人。

典故解析:

  •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见识狭小,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64-1912),字鹤山,号鹤洲,晚号鹤叟,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蛙的形象,讽刺那些自以为是、见识狭小的人,特别是那些身处高位却无远见的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蛙为喻,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见识狭小的人。蛙占据着各种土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就感到自傲,这种自大和无知在“有人来语海,井底笑公孙”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蛙嘲笑那些谈论大海的人,却不知自己只是井底之蛙,这种讽刺意味深长,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占遍官私地”:蛙占据了各种土地,显示了它们的广泛存在和自以为是的态度。
  • “闻声足自尊”:蛙听到自己的声音就感到自傲,这种自大和无知是诗中的主要讽刺对象。
  • “有人来语海”:有人谈论宏大的事物,如大海,与蛙的狭小视野形成对比。
  • “井底笑公孙”:蛙在井底嘲笑那些有地位的人,这种讽刺意味深长,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蛙的形象,比喻那些自以为是、见识狭小的人。
  • 对比:蛙的狭小视野与谈论大海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蛙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见识狭小的人,特别是那些身处高位却无远见的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蛙:象征自以为是、见识狭小的人。
  • 井底:象征狭小的视野或局限的环境。
  • 海:象征宏大的事物和广阔的视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井底笑公孙”使用了什么典故? A. 井底之蛙 B. 海阔天空 C. 公孙龙子 D. 鹤立鸡群

  2. 诗中的蛙象征什么? A. 自以为是的人 B. 有远见的人 C. 谦虚的人 D. 有地位的人

  3. 诗中的“语海”比喻什么? A. 谈论宏大的事物 B. 谈论狭小的事物 C. 谈论蛙 D. 谈论井底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庄子·秋水》中的“井底之蛙”故事。
  • 其他讽刺社会现象的诗作,如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 与《庄子·秋水》中的“井底之蛙”故事对比,展示不同的文学形式如何表达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庄子》
  • 《杜甫诗选》
  • 《清代诗选》

相关查询

题明皇幸蜀图 乘驿谣 仓颉造字台 赠王香海同年 直庐一首有寄 新泰车中 七夕夕直 寄远词二首 寄李南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功成弗居 经画 包含弦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迎刃以解 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华屋山丘 九位 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来嚼铁 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青茶 兀字旁的字 黄耳寄书 文结尾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蝇随骥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