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道士还京》

时间: 2025-04-24 16:16:15

诗句

一片仙云入帝乡,数声秋雁至衡阳。

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潇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6:15

原文展示

送王道士还京
——贾至 〔唐代〕
一片仙云入帝乡,
数声秋雁至衡阳。
借问清都旧花月,
岂知迁客泣潇湘。

白话文翻译

一片仙云飘进了帝王的故乡,
几声秋雁飞至衡阳。
请问清都的往昔花月,
岂能知道流落在外的游子在潇湘的悲泣?

注释

  • 仙云:指的是形态轻盈、美丽的云,象征着神仙之境。
  • 帝乡:指的是帝王的故乡或京城。
  • 秋雁:秋天的雁,象征着离别和思乡。
  • 清都:指的是道教圣地,通常指的是长安(今西安)或其他道教名山。
  • 迁客:指流落他乡的游子或客人。
  • 潇湘:指的是湘江,寓意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至,唐代诗人,字希范,号晓峰。与王维、孟浩然等人齐名,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贾至送王道士归京之际,表达了他对王道士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贾至生活在唐代盛世,但他内心斗争与身世流离的情感常常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送王道士还京》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仙云”引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幻想,似乎道士的归程是飞升入仙界。然而,诗人随即转向现实,描绘了“秋雁”的归来,象征着思乡与孤独。这里的“秋雁”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对王道士归京的勉励,同时也是对自己心境的映射。

第三句“借问清都旧花月”表现了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清都的花月象征着繁华与幸福,但这种美好似乎与现实相隔甚远。最后一句“岂知迁客泣潇湘”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流亡者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通过对比展现出道士即将回归京城的欢愉与诗人自身的伤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仙云入帝乡:仙云飘入京城,暗示道士归京的神圣与庄重。
  • 数声秋雁至衡阳:秋天的雁声传来,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借问清都旧花月:向过往的美好时光提问,显示对往昔的怀念。
  • 岂知迁客泣潇湘:流落在外的游子无从知晓,表达出孤独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雁比作游子,暗喻思乡之情。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岂知”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士归京的祝福与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离别的无奈和思乡的情怀,表明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云: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 秋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清都: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潇湘:象征着流浪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云”代表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神仙之境
    • C. 离别悲伤
      答案:B
  2. “数声秋雁至衡阳”中“秋雁”象征着什么?

    • A. 回归
    • B. 思乡
    • C. 欢乐
      答案:B
  3. 诗中的“迁客”指代的是谁?

    • A. 道士
    • B. 游子
    • C. 诗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送元二使安西》与《送王道士还京》均以送别为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希望,而贾至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示道光及安大师 开元行 骅骝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金山三首 次韵张德甫奉议 游北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豭的词语有哪些 奁田 一脉相传 三点水的字 巾字旁的字 平陷 阴痔 母字旁的字 马杜 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丢三拉四 四脚朝天 竖心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溺结尾的成语 包含鹏的成语 忧困 包含拳的词语有哪些 长计远虑 至死不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