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9:59
明珠出袖四百琲,座有烟霞草木香。
断取钟山擎石掌,那知不下净名床。
明珠从袖中闪烁,四百颗珠子在光辉中闪耀。
座位上有烟霞与草木的香气。
断定钟山的高耸如同石头的手掌,
怎么知道这里却不如“净名床”上清净舒适。
“净名床”来源于佛教经典,意指修行时的安静之地,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清净。“钟山”则是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中提到的钟山可能寓意着高洁的理想或境界。
晁补之(1050-1120),字叔行,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晁补之游览钟山时,描绘了钟山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通过对比钟山的壮丽与“净名床”的清净,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以精简的语言描绘了钟山的美景,结合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的“明珠出袖”给人一种高贵、清新的感觉,象征着美好和希望。接着描绘的“烟霞草木香”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后半部分的“断取钟山擎石掌”显得更加深刻而有力。钟山的雄伟与“净名床”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明珠出袖”中的“明珠”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净名床”代表什么?
诗中对钟山的描写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晁补之的《题僧法芝钟山诗后》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是描写山水自然的作品,但前者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而后者则更偏重于自然对于心灵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