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12
日明照新竹,苍翠成琅玕。
竹间惊宿鸟,飞入白云端。
云端高万里,应怯天风寒。
寒风尚可持,此去路漫漫。
想君对清夜,思我坐愁叹。
愁叹亦何益,凄恻中心醉。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新长出的竹子,竹子显得苍翠欲滴,如同美玉一般。竹林间惊动了栖息的小鸟,它们飞入了高高的白云之中。那云层高达万里,应该会惧怕那寒冷的天风。即便寒风尚可忍受,但我接下来的路途却是漫长无尽。想到你在清静的夜晚,思念我而坐在那里愁苦叹息。愁苦和叹息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让我心中更加凄凉而沉醉。
此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其意境和情感表达与古代诗人常用的离别、思念的主题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在离别时对故人的思念与无奈。
陈璟章,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抒发个人情怀。
此诗可能是诗人在离开故乡或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路途孤独时的感慨。
《别淮上诸故人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诗中开篇即以“日明照新竹,苍翠成琅玕”引入,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竹子的翠绿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变得沉重,描述鸟儿在竹间飞入白云,暗示着自由与向往,但与之相对的却是“云端高万里,应怯天风寒”,这句诗蕴含了对未来艰险的隐忧。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无奈,尽管“愁叹”无益,但那份深切的情感依然让人感到凄凉。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对故土和知己的眷恋,以及在离别时的惆怅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使人感受到深切的人情味。
诗中“苍翠成琅玕”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路途感到:
“愁叹亦何益”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