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 桃源径》

时间: 2025-05-21 01:39:47

诗句

十亩红桃径,穿花过水西。

清泉来不断,行客到应迷。

露锦披芳坞,晴霞倒碧溪。

年年春意在,当会自成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39:47

原文展示:

十亩红桃径,穿花过水西。
清泉来不断,行客到应迷。
露锦披芳坞,晴霞倒碧溪。
年年春意在,当会自成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十亩宽的桃花小径,蜿蜒穿过花丛,流向水边的西面。清澈的泉水不断涌出,经过这里的行人都会迷失在这美丽的景致中。露水像锦缎一样洒在芳香的花坞上,晴朗的霞光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中。每年春天的气息总是存在,这里自然会形成一条通往桃源的道路。

注释:

  • 十亩:十亩地,形容桃花的面积很大。
  • 红桃径:桃树的花道,特指盛开的桃花小径。
  • 穿花过水:形容小径穿过花丛,跨过水面,生动描绘出景致的美丽。
  • 清泉:清澈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纯净。
  • 行客:路过的行人,暗示着诗的普遍性。
  • :迷失,形容行人在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
  • 露锦:露水像锦缎一样美丽,形容清晨的自然景象。
  • 晴霞:晴天的霞光,象征着美好的天气与环境。
  • 碧溪:清澈的溪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春意: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
  • 自成蹊:自然形成的小路,表达了自然之美的自然而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作品风格多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主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一个闲暇的日子,诗人游历到象山的西山谷,受到周围美丽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诗中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小径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诗的开头以“十亩红桃径”引入,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紧接着“穿花过水西”,生动地表现出小径的蜿蜒曲折,吸引读者的眼球。泉水的清澈,行人的迷失,赋予了这幅自然画面以灵动的气息。接下来的“露锦披芳坞”,用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清晨露水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而“晴霞倒碧溪”则通过对比,突显了天气的晴朗与溪水的清澈,进一步增强了景色的美感。最后一句“年年春意在,当会自成蹊”,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也寓意着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亩红桃径:描绘了一个开满红桃花的小径,面积广阔,充满生机。
  2. 穿花过水西:小径蜿蜒穿过盛开的花朵,延伸到水边,暗示自然的美丽。
  3. 清泉来不断: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4. 行客到应迷:形容路过的行人都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流连忘返。
  5. 露锦披芳坞:清晨的露水像锦缎一样,洒在芳香的花丛中,增添了诗的细腻感。
  6. 晴霞倒碧溪:晴天的霞光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表现出光影的变化。
  7. 年年春意在:每年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8. 当会自成蹊:自然形成的道路,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锦”比喻露水的美丽,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桃花、小径、泉水等自然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桃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美好,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 小径:代表了人生的道路,蜿蜒的形态暗示着生活的多样性。
  • 泉水:象征着纯净与自然的流动,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露水:象征着清晨的新生与希望,体现了自然的细腻之美。
  • 晴霞:象征着阳光明媚的美好状态,带来温暖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亩红桃径”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沙漠
    b) 桃花盛开的道路
    c) 雪山

  2. 诗人通过小径的描写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忙的生活
    b) 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c) 城市的喧嚣

  3. “清泉来不断”中的“不断”是指什么? a)泉水流淌不息
    b)泉水停止流动
    c)泉水变得浑浊

答案:

  1. b) 桃花盛开的道路
  2. b) 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3. a) 泉水流淌不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同样描绘了桃花源的理想乡。
  • 《春晓》:孟浩然的诗作,表现春天的景象与美好。

诗词对比:

《桃花源记》和《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 桃源径》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但《桃花源记》更侧重于理想境界的描绘,而林旦的诗则更关注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与对生活的感悟。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创作》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剑行 己酉岁书怀 中秋觅酒 题平辽碑 在金日作·选二 闺思 赠萧芷崖 过常熟县 送顾侠君南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新闻 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怪癖 愁多夜长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歹字旁的字 直冲横撞 树欲静而风不息 兀字旁的字 肝炎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不挑之祖 包含稀的词语有哪些 治乱存亡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退负 舟字旁的字 心造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