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39:47
十亩红桃径,穿花过水西。
清泉来不断,行客到应迷。
露锦披芳坞,晴霞倒碧溪。
年年春意在,当会自成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十亩宽的桃花小径,蜿蜒穿过花丛,流向水边的西面。清澈的泉水不断涌出,经过这里的行人都会迷失在这美丽的景致中。露水像锦缎一样洒在芳香的花坞上,晴朗的霞光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中。每年春天的气息总是存在,这里自然会形成一条通往桃源的道路。
林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作品风格多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主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是在一个闲暇的日子,诗人游历到象山的西山谷,受到周围美丽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诗中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小径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诗的开头以“十亩红桃径”引入,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紧接着“穿花过水西”,生动地表现出小径的蜿蜒曲折,吸引读者的眼球。泉水的清澈,行人的迷失,赋予了这幅自然画面以灵动的气息。接下来的“露锦披芳坞”,用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清晨露水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而“晴霞倒碧溪”则通过对比,突显了天气的晴朗与溪水的清澈,进一步增强了景色的美感。最后一句“年年春意在,当会自成蹊”,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也寓意着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桃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十亩红桃径”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沙漠
b) 桃花盛开的道路
c) 雪山
诗人通过小径的描写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忙的生活
b) 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c) 城市的喧嚣
“清泉来不断”中的“不断”是指什么?
a)泉水流淌不息
b)泉水停止流动
c)泉水变得浑浊
《桃花源记》和《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 桃源径》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但《桃花源记》更侧重于理想境界的描绘,而林旦的诗则更关注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与对生活的感悟。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侧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