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22:46
《溪庵十首》
刘克庄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
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强调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与事物。世间的荣华富贵并非永恒,诗人在此劝诫他人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及词。他的诗风豪放,常表达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溪庵十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借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刘克庄的《溪庵十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极为重要的细节,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的一生如同溪水般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莫待飞腾变化时”,让人感受到一种急迫感,仿佛在提醒读者要及时把握当下。诗人对于权贵的嘲讽与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出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思考。整体上,刘克庄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生活的深切理解,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美感。
整首诗的主要思想是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时光的珍惜,强调在变化无常的生活中应当珍惜当下,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诗中提到的“魏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叹?
“更无一物可相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以将刘克庄的《溪庵十首》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而刘克庄则更显沉思与哲理的深邃。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