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05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一代文章有图录,
天赐之履征九服。
奉牲乞盟走珠玉,
呈狂楚僭非此族。
至今人望坛坫尊,
风流文采被诸孙。
丈人似是更酷似,
大河一派来昆仑。
华途不须移步到,
忧国忧君心日老。
匹马朝行人避骢,
短奏宵归自焚藁。
一朝倦拜青锁门,
分符端欲宣上恩。
再拜愿回批敕手,
却与疲瘵丰鸡豚。
青丝络头甘半菽,
丈夫出处不碌碌。
我亦昨夜梦山灵,
苦唤西归理松菊。
这一代的文章有如图录一般,
天上赐予的鞋子为我征召九州。
恭敬地奉献牲畜,祈求盟约,走得满身珠玉,
献上狂妄的楚国之人并非我的族类。
直到今天,人们仍仰望坛上的尊位,
风采和文才被后代所称道。
丈人似乎更加相似,
大河的水流直通昆仑山。
不必迁移到华丽的道路上,
忧国忧君的心情日渐苍老。
匹马朝行的人躲避骏马,
短暂的乐曲在夜晚归来时自焚于草堆。
一朝倦怠,拜在青锁的门前,
希望能够传达皇上的恩典。
再拜希望能回到批示的手中,
却与疲惫的身躯共享丰盛的鸡豚。
青丝绕头甘愿吃半斗谷,
男子汉的出身不该碌碌无为。
我昨夜也曾梦见山中的灵气,
苦苦呼唤西归,理清松菊。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诗文见长,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风格清新,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流谦送别友人苏给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李流谦的《送苏给事出知太平州》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提到“文章有图录”,便让人联想到文人之间的传承与交往,接着又提到“天赐之履”,展现出命运的安排与不确性。即使在离别之际,李流谦也不忘忧国忧君的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融入其中。尤其在“青丝络头甘半菽”一句中,表现了对平凡与伟大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男子汉应有的担当与志向。
李流谦的语言优美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构建了一个既是对友人祝福的场景,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古代士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展现出古代士人的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流谦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青丝”象征着什么?
诗中“忧国忧君心日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