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38:08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在竹林深处的小路上,环境显得格外宁静。纷飞的花瓣已经消散,只剩下浓密的绿荫,偶尔有几只鸟鸣唱。随着兰亭的聚会结束,我无所事事,便独自修习琴艺。铜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在海南的沉静中飘散,洗净了我心中的尘埃。
“兰亭”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古人聚会吟唱、抒发情感的地方,象征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风格雄浑激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陆游在经历了国家沦陷的痛苦后,常常通过隐居的生活来表达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太平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隐居生活场景。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竹林的静谧、绿荫的浓厚,伴随着鸟鸣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这种宁静的氛围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诗中的“自修琴”一语,表明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追求艺术的精神,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修养的重视。而“洗尘襟”则暗示了在自然中沉淀心灵,洗去世俗的烦扰,达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与清澈。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太平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心灵的宁静与对太平生活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什么?
“洗尘襟”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诗中表现出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