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7:00
髻鬟对耸,万松扶玉上青冥。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
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
高寒梦惊。是何夕堕双星。
无限苍崖紫岫,谁拊棱层。
薜萝深处,算少年游屐几番登。
河汉近疑在蓬瀛。
头上的发髻和发髻上的装饰品相对耸立,万千松树扶持着玉山直上青冥。
西风轻拂,烟雾在南边与北边的水之间漂浮,石头荒凉,苔藓斑驳,三十六级台阶平坦。
我喜欢那如削的翠尖,天外亭亭而立。
高寒的梦中惊醒,是什么样的夜晚让双星陨落?
无尽的苍崖紫色山峦,谁能轻轻抚摸这层峦?
在薜萝的深处,想算算少年时的游履几经登临。
银河近在眼前,仿佛就在蓬莱仙境。
陈允平,宋代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美与理想的追求。
《婆罗门引·髻鬟对耸》以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开篇以“髻鬟对耸”引入,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女子形象,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互辉映,突显了女性的美丽与高贵。接着,诗人描绘了“万松扶玉上青冥”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神秘。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这句更是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孤独与思念。随后,诗人通过“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的描写,传达出对理想与美的向往与追求。随着“高寒梦惊”的出现,诗人似乎在反思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令人产生一种高远的思索。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河汉近疑在蓬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暗示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追求与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歌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允平
C. 杜甫
“髻鬟对耸”中的“髻”指的是?
A. 头发
B. 发髻
C. 头饰
诗中提到的“蓬瀛”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自然景象
比较陈允平的《婆罗门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内心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