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十一日游海云山》

时间: 2025-05-11 20:03:35

诗句

春山缥翠一豀清,满路游人语笑声。

自愧非才无异绩,止随风俗顺民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3:35

原文展示

春山缥翠一豀清,
满路游人语笑声。
自愧非才无异绩,
止随风俗顺民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山色如烟似雾,清新而幽远,
沿途的游人交谈嬉笑,声声入耳。
我自愧才疏学浅,无法有所成就,
只愿随波逐流,顺应民众的情感。

注释

  • :古汉语中指“雾”的意思,形容山色朦胧。
  • 缥翠:形容青色或蓝色,常用于描绘山的颜色。
  • 无异绩: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
  • 顺民情:顺应人们的情感和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况,字道明,号兰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游览海云山时,作者感叹春天的美景与游人的欢乐,反思自己的才华与成就,表达出一种顺应时代与民情的谦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山景为背景,描绘了游人间的欢声笑语,展现了生动的春日气息。开篇“春山缥翠一豀清”便以清新脱俗的意境吸引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暖花开的自然之中。接着,诗人通过“满路游人语笑声”描绘出游人们的快乐,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场景。然而,诗人在此时却感到自愧不如,表明自己才华的不足与成就的缺乏,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反思。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人倍感亲切,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俗、民情的顺应与理解。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令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山缥翠一豀清:春天的山色如同烟雾般清晰,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氛围。
  • 满路游人语笑声:游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路途,表现出春游的热闹与欢快。
  • 自愧非才无异绩:诗人自感才智平庸,没有任何显著的成就,表现了他的谦逊。
  • 止随风俗顺民情:最终选择随波逐流,顺应社会的习俗与民众的情感,体现了一种适应与融入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山的“缥翠”用以比喻春天的清新和生机。
  • 拟人:游人的“语笑声”仿佛赋予了声音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欣赏春日美景时的谦逊与自省,反映了对个人成就的思考和对社会风俗的尊重,传达了一种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体现自然之美。
  • 游人:代表了人间的欢愉与热情,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山缥翠”的意思是: A. 春天的山色清新
    B. 冬天的山色寒冷
    C. 秋天的山色凄凉
    D. 夏天的山色炎热

  2. 诗人对自己的才华感到: A. 自信
    B. 自愧
    C. 骄傲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顺民情”指的是: A. 顺应个人情感
    B. 顺应社会习俗
    C. 顺应自然规律
    D. 顺应历史潮流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田况的诗更侧重于对游人生活的刻画与个人的自省,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况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篇 春游埔涵见桃 春游 春游 春游小诗 赠赵家璧同志 春游晚归 春游 春游虎丘 春游小诗 参观闵行新城 春游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傲上矜下 鼻字旁的字 正始之音 牛字旁的字 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劳民伤财 荒漠化 无字旁的字 势成骑虎 誓死不贰 辛字旁的字 披麻带索 真山真水 连策 闪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