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夜》

时间: 2025-04-27 15:05:33

诗句

寂寂春将暮,迢迢夜未央。

膏残灯焰短,杵急药麈香。

困思栖双睫,羸躯寄一床。

养慵新有味,初志悔轩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33

原文展示:

寂寂春将暮,迢迢夜未央。
膏残灯焰短,杵急药麈香。
困思栖双睫,羸躯寄一床。
养慵新有味,初志悔轩昂。

白话文翻译:

寂静的夜晚,春天即将结束,漫长的夜晚还未结束。
灯油快用尽了,灯光微弱,杵声急促,药香飘散。
我困倦的思绪在双眼间徘徊,衰弱的身体依偎在床上。
享受慵懒的新滋味,曾经的理想如今感到懊悔。

注释:

  • 寂寂:形容静寂的状态。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或时间漫长。
  • :指灯油。
  • 药麈香:药香,可能指熬药时产生的香气。
  • 困思:困倦的思绪。
  • :栖息、停留。
  • 羸躯:指身体虚弱。
  • 养慵:享受懒散的生活。
  • 初志:最初的理想或志向。
  • :后悔。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理想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兼擅诗词、文赋。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困苦,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春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衰弱之时,诗人因生活的困顿与理想的落空,常常感到无奈与失落。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寂静和个人的困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悔。

诗歌鉴赏:

《春夜》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寂静与思索。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感受到春天的即将结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开篇“寂寂春将暮,迢迢夜未央”通过对春夜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即将消逝。

接下来的“膏残灯焰短,杵急药麈香”,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灯光的微弱和药香的急促,展现了他在这寂静夜晚中的思虑与焦急。诗人以“困思栖双睫”表达了思绪的困扰与无处安放,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挣扎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最后两句“养慵新有味,初志悔轩昂”,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反思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悔恨曾经的追求与抱负。这种对理想的反思,既是个人的感叹,也是对时代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春夜、灯光、药香等元素,构筑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忧伤的氛围,深刻表达了陆游对生命和理想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寂春将暮:夜晚的寂静,春天即将结束,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迢迢夜未央:夜晚漫长而未结束,暗示着生命中的无尽等待与孤独。
  3. 膏残灯焰短:灯油快要用尽,灯光微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4. 杵急药麈香:急促的杵声与药香,传达了诗人在这种寂静中思考人生的焦虑。
  5. 困思栖双睫:思绪困扰,难以安宁,眼睛里满是疲惫。
  6. 羸躯寄一床:身体虚弱,寄托在床上,体现了诗人的无力感。
  7. 养慵新有味:享受懒散的生活,开始对生活的态度有所改变。
  8. 初志悔轩昂:对最初理想的悔恨,表现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寂寂春将暮,迢迢夜未央”,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春夜、灯光、药香等意象交织,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 反复:对“困思”的强调,表现出思绪的反复与困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悔恨,反映了他在生活困顿中的思考与心灵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但在这里却隐含着即将逝去的忧伤。
  • :代表孤独与思索的时刻。
  • 灯焰: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药香:既有生活的必需,也暗示着内心的焦虑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夜》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困思栖双睫”中“困思”指的是什么?

    • A. 思绪的困扰
    • B. 身体的疲惫
    • C. 对未来的迷茫
  3. 诗中的“膏残灯焰短”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时间的短暂
    • B. 生活的贫困
    • C. 心情的低落

答案:

  1. B. 宋代
  2. A. 思绪的困扰
  3. A. 时间的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夜》和白居易的《夜雨寄北》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悔,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于对亲情的思念与寄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境遇与心理状态。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陆游《诗集》
  • 相关论文与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 和王仲仪二首·凌霄花 依韵和偶书相留 夜听邻家唱 黄河 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重送杨明叔 送徐终秘校罢泾尉而归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 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斯的词语有哪些 瑟弄琴调 包含债的词语有哪些 拦路 漫戏 狐疑不决 骨字旁的字 包含懿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局天蹐地 含纳 得不偿失 理尚 文字旁的字 绝尘拔俗 弓字旁的字 改过自新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