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20
金殿晚愁结坤宁。
天下母忽仙升。
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
紫箫断後无踪迹,烟霭霭,夜澄澄。
晓梦到瑶城。当时花木正冥冥。
在金色殿堂的傍晚,愁绪萦绕着坤宁宫。
天下的母亲突然升上仙界。
广阔的云山归向何方,只听到空中传来的彩鸾之声。
紫色的箫声断绝后再无踪影,烟雾弥漫,夜色清澈。
清晨的梦境来到瑶城,那个时候花木正幽暗迷蒙。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风格多样,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诗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宋代对宫廷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离别、思念情感的表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皇宫生活充满了权力的斗争和情感的纠葛,诗人通过描绘金殿的晚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惋惜。
《导引·金殿晚》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和梦幻色彩的古诗。诗的开头通过“金殿晚愁结坤宁”,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忧愁的场景,金色的殿堂在夕阳的映照下,似乎笼罩着一层哀愁的氛围,这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而“天下母忽仙升”一句,暗指皇后或者母亲的离去,呼应了离别的主题,令人感到失落和无奈。
接下来的“云山浩浩归何处”,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知所措,景色的浩瀚与心境的渺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幅画面中,彩鸾声的出现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然而“紫箫断後无踪迹”则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音乐的断绝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夜色的清澈与烟霭的弥漫又为诗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最后“晓梦到瑶城”的意象,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瑶城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归宿,但又以“当时花木正冥冥”作结,展现出一份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梦中,也难以逃离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失去的哀伤,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金殿晚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深刻性与普遍性,使得诗作在历史长河中仍能引起共鸣。
诗中“金殿”指的是哪一种场所?
A. 书房
B. 皇宫
C. 庭院
D. 学校
“天下母”在诗中指代的是谁?
A. 妈妈
B. 皇后
C. 女神
D. 仙女
“紫箫断後”意味着什么?
A. 继续演奏
B. 音乐停止
C. 有人来访
D. 夜晚降临
“晓梦到瑶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向往
D. 绝望